冬至到,吃水饺,话诗词

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2.html

冬至来了,预祝大家节日快乐安康!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

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的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

西安还创制出饺子宴,用数十种形状、馅心各异的饺子组成宴席待客。

饺子馅的美好寓意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

最为常见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

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

还有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算财之意。

而芹菜馅则为勤财之意,勤即经常,频繁的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一、节气常识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芒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寒又寒

冬至是天文意义的冬天的开始,冬至一到表示寒冬到来,从这一天开始数九。冬至当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从冬至之后白天一天比一天变长。

二、冬至习俗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饺子大多数人都会做,但有些人在家做的饺子,总感觉不尽人意,要么饺子馅肉特别柴,要么味道不鲜香,不如在外面饺子馆的好吃,今天就把方法分享给你们。

大家包饺子时,要记住“三要两不要”,无论调什么馅儿,保证大家做出来的饺子个个鲜香饱满多汁,而且还不容易破皮,味道相当的好。一起来看看吧。

“要”指的是什么?

饺子馅的顺序要调对

调馅的时候,要掌握正确的放调料顺序。一般先来放盐调味,再放入花椒和葱姜;接着放生抽、味极鲜、素蚝油等调味料,让饺子馅更加鲜香;有配菜的可以在这个时候一起放入, 加适量的熟油帮助锁住水分,这样饺子馅就做好了。

煮饺子要开水下锅

如果是现包的饺子,一定要等到水开了再下锅,然后用铲子轻轻推动,这样饺子不粘连不粘锅。下锅前放两段大葱白,加一点食盐,食盐的加入,会防止饺子粘连在一起,煮出来饺子味道鲜,这样的话可以避免饺子破皮开裂。

煮饺子的过程中要点水

煮饺子的时候,在水沸腾的情况下,及时添加适量冷水,一方面能够防止锅中的沸水翻滚溢锅,另一方面可以让饺子受热均匀更加容易煮熟透,避免饺子破皮开裂,吃起来口感更加好。

“2不要”指的是什么?

不要放五香粉或十三香

很多人在调饺子馅儿时都喜欢加入十三香和五香粉,认为这样的调料香味比较浓郁,五香粉是几种常用的卤香料研磨调制而成,做红烧菜、卤菜的时候放五香粉能提升菜品的香味,但如果饺子馅里面放五香粉,会盖住鲜美味道,吃起来不仅不鲜美了,还容易产生“怪味”。十三香也同样是这个道理。

不放料酒

料酒虽然有很好的去腥效果,但做饺子馅时可千万别放料酒,因为料酒只有在高温加热后挥发,才能带走腥味,然而调馅时是没有加热的,所以如果在调饺子馅的时候加一些料酒,料酒挥发不出去,不能起到去腥的效果,做出的饺子不但不鲜美,吃起来也会有怪味道。

掌握了上面“3要2不要”,做什么饺子馅料都好吃,大家都学会了吗?快试试这么做吧,谁吃谁喜欢!

三、冬至诗歌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冬至既到,春天也就不远了,虽然身处异乡,但云物不殊,所以诗人教儿斟酒,举杯痛饮,反映出诗人难得的舒适心情。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这是杜甫晚年的诗,离开长安后流落他乡。每年冬至独自在外,不能和家人亲亲热热欢聚一堂,旅居外地自是感到倍加冷落。他一生颠簸流离,难享天伦之乐,着实让人唏嘘。

《冬至》

宋·姜特立

老来心绪怯年光,又见春来报一阳。

未必暗添宫线永,只应先引鬓丝长。

年关将至,有人欢喜有人愁。年少时只道节日欢庆,年老时惶恐又一冬,两鬓发白的痕迹残酷地提醒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冬至》

宋·文天祥

书云今日事,梦破晓鸣钟。

家祸三生劫,年愁两度冬。

江山乏小草,霜雪见孤松。

春色蒙泉里,烟芜几万重。

正是冬至日,狱中滴水成冰,暗无天日,文天祥每天将一个花蕾点缀成一瓣梅花,待画满九九八十一朵,冬天也就结束了。奈何花未填满,问斩的命令下达,一代民族英雄血洒刑场。宁死不屈、凌霜傲雪的坚贞与世长留。

更多精彩内容,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cyjs/664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