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饮食滋补特点

东方盛和国际注册高级营养师——熊怡瑛

早间健康营养分享

少食油腻,清淡饮食

我囯古代养生家都主张素食,孙思邈提倡食物宜"轻清甜淡"。元代医家朱丹溪指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蔬菜、水果、米面、豆类等植物性食品性味清淡,能清暑解渴、健脾祛湿,有利于消化吸收。植物中又含有膳食纤维,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藻胶等,而在动物性食物中此成份却很少。膳食纤维在人体内不易被消化吸收,却能帮助其他营养成分消化吸收。膳食纤维还可直达肠道中保持和吸收水分,促进大便的排出,减少粪便毒素的再吸收。

清淡的素食能使肠管的容物及时排泄,肠中能分解胆汁酸的细菌减少,使患癌症的危险性减少,还可降低血糖、血脂、防止肥胖。清淡的素食能使血浆中胆固醇含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血压降低,血小板凝聚能力减弱,血液粘性下降,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植物性脂肪的主要成分是不饱和脂肪酸,不仅不会伤害血管,还容易和各种物质结合,在体内与胆固醇相互作用,将胆固醇分解。所以,夏季应少食油腻,多食清淡食物。

饮食有节制,勿令太饱

《东谷赘言》指出:"多食之人有五患,一者大便多,二者小便多,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食不消化。"此言明确告诉我们,饮食要有节制。"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就是说明吃饭过饱,增加肠胃负担,伤及脾胃。过饱还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胃肠,其他重要器官则供血不足。大脑供血不足,会使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无精打采,严重者可引起心脏供血不足,诱发心绞痛等。长期饱食会引起肥胖,诱发糖尿病、胰腺炎、胆石症、胆囊炎等疾病。

中医认为"饮食温暖,不令大饱,时时进之",也就是说,夏季的饮食要稍微热一点,不要太寒凉,不要吃得过饱。饮食温暖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饮食的温度不要太冷,以微温为好,也不宜太热,否则会使出汗太多;二是指应适当进食温热性质的食品,如辣椒、大蒜、生姜等,可增进食欲,祛除湿气,有微微发汗的作用,利于散热。特别是夏至后,夜半阴生,以及长夏湿重之时,更宜服一些温热的食物。性温的食品还能助长阳气,所谓辛温养阳,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ff/519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