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福鼎精彩故事海鲜水果美食
央视《生财有道》栏目组来到福鼎
第四天
心情在路上
央视《生财有道》栏目组来到福鼎第四天,我们来到点头柏柳村,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鼎白茶制作技艺传承人梅相靖老人。
白茶制作这门古老的技艺,所蕴含的人文气韵悠远而深厚,而镜头下的梅相靖老人在现场也展示了古老白茶的手工制作流程,从晾青、萎凋、渥堆,到炭火烘焙……整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每道工序都非常严苛。
比如晾茶,阳光晒得太急了茶会泛红,说白了制作白茶需要很大的细心。而之后在进行烘焙时也要注意火候,文火慢焙,七分晒,三分焙。
对于制作白茶,梅老先生总结了四点,闻其香,摸其干,品其味,观其色,做好这四步,是制作好白茶的关键。
梅相靖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白茶制作技术,掌握了娴熟的白茶制作技艺,经过长期的艰苦创业、艰辛探索,他的外号“茶仙”早已被省内外广大茶商、群众所了解熟悉,他的茶苗质优价高,总是足不出门即被茶商抢购一空,他成了远近闻名的种茶制茶能人。
长期的制茶品茗,梅老先生对茶有着许多体悟:做茶就像做人,一个人对茶好,爱惜茶,才会用同样的爱和怜惜心善待他人;晒茶的温度,就像中国人做人的态度:适中、和谐。
央视《生财有道》栏目组来到福鼎
第三天回顾
心情在路上
央视《生财有道》栏目组来到福鼎第三天,跳跳鱼、槟榔芋、四季柚等一批福鼎特产让栏目组赞叹不已,跳跳鱼之鲜,槟榔芋之香,四季柚之甜,构筑的福鼎扶贫之路,正引领福鼎人民大踏步的前进。
第一部分:跃出康庄大道主持人咦!那是在插秧吗?小编那不是插秧,这是微耕机在泥地翻土,这样让跳跳鱼无处可藏,两三个小时之后,就可以网捕跳跳鱼啦!主持人那怎么网捕呢,我看江浙一带是用一种鱼钩来抓跳跳鱼的。小编这就是当地人的智慧了,以前那种传统方式操作起来比较艰难,而这种用微耕机翻土,然后网捕方式更有利于大规模养殖跳跳鱼,有利于渔民增产增收。主持人好神奇啊!劳动者就是智慧,瞧瞧!(主持人开始穿上水裤主编下泥)主持人你们好厉害,竟然能站得住(下泥的主持人颤颤微微地走)渔民做了很多年了,当然站得住。主持人这翻完土之后,要开始撒网啦,你这网会不会怕鱼跑了?渔民不会的,因为这网设置比较独特,只能让跳跳鱼有进无出的。主持人确实太机巧的设计了,那你们这一亩地收入怎样?渔民在没有用这种网抓捕的时候,根本赚不了多少钱,现在当然比以前很多了,一亩地一年两三千有,不过台风来了,就赚不了多少钱。主持人那还是可以的。福鼎海岸线绵延曲折,在大大小小的海湾内有着另一片宽广的天地——滩涂。滩涂是海生动物快乐的家园,跳跳鱼也不例外。
跳跳鱼,又名弹涂鱼,泥猴,虽然其貌不扬,但跳跳鱼却是海鲜中的佳品。它的肉质细腻鲜嫩,属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食品,是滩涂海产品中最富有营养的佳肴。有“水中人参”之誉。特别是冬令时分,跳跳鱼肉肥腥少,更是被人们视为滋补的佳品,有“冬天跳鱼赛河鳗”的说法。
由于跳跳鱼具有对环境温度、盐度适应性强,食物链短工,鱼病少,养殖技术较易掌握,因而在闽东沿海各地均有产,是传统的海产品。硖门乡的跳跳鱼养殖产业是继紫菜之后的第二大水产品,养殖范围涉及柏洋、斗门头、渔井等沿海村,共养殖3千多亩,年产量多吨,占全市养殖面积的三分之一。
据硖门乡斗门头跳跳鱼养殖户郑斯兴介绍,他原来务农年收入一万多元,自年开始养殖跳跳鱼后,收入才变了样,现如今每亩跳跳鱼的纯收入-元,他的年收入可达20万元。
小编还得知,硖门的跳跳鱼除供应当地市场外,主要销往上海、浙江、广东等东南沿海省份,供不应求,成为硖门乡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当地农民的致富创收主要门路之一。第二部分:金“芋”良缘槟榔芋种植户张桂凤家里。
主持人哇!你好厉害啊,得了这么多大奖。张桂凤还好。主持人你连获多届芋王奖,那你种出口感佳块头大的芋头,有没有什么秘诀?能不能透露些?张桂凤那不能告诉你,不然我拿什么得奖。主持人哈哈好,那带我去挖槟榔芋去。田间。
主持人哇,你家的芋头怎么这么大?你一年能赚多少钱?张桂凤在没有研究出种植大芋头的方法前是一两万,现在是十万,芋头大比较好卖。主持人哇,差距好大,能不能透露一下这个种大芋头的秘诀,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张桂凤不能说,你会告诉全国观众的。主持人哈哈哈!你就透露一点点吧。让全国个各地的农民都致富。张桂凤田间管理、土壤不一样,所以外地未必种的起来。主持人哦,原来这样。每每到福鼎槟榔芋成熟采摘时节时,穿行贯岭镇何坑村、透埕村等槟榔芋主产区,金色稻田掩映的芋田里,忙碌采摘的芋农、随风摇曳如碧波荡漾的芋叶,构成了一幅多彩的丰收图景。
“要种出好的槟榔芋,土层要厚,用水要灵活,田间管理要早。就像看小孩一样,马虎不得!”聊起“种植经”,张桂凤如数家珍。早年时,他种植的面积有三四亩,产出的槟榔芋个头最大的不过一二公斤。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摸索完善,他种植的槟榔芋无论是质量还是个头都逐年增长。在近几年的福鼎槟榔芋“芋王”赛上,他种植的槟榔芋连续三年夺得二等奖。前年“芋王”赛上,他选送的槟榔芋更是以5.92公斤的绝对优势及品质夺得“芋王”称号,并被一家企业以5.2万元高价竞拍走,他个人还获得了1.5万元的奖金。
作为福鼎市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福鼎槟榔芋在当地已有近年的栽培历史。以其肉质细、松、香、酥等独特风味,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福鼎槟榔芋便成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一道国宴佳肴,还曾获得国家经贸部“出口产品、品质优良”荣誉证书。近年来,福鼎市委、市政府持续加大对这一产业的扶持力度,重品质、树品牌,强化科技、深化加工,并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不断放大富农效应,实现了福鼎槟榔芋从“土疙瘩”到“金疙瘩”的精彩嬗变。
第三部分:柚茶飘香主持人老庄这么大四季柚园子是你吗?老庄对。主持人你的柚子为啥这么大,这么热销,听说你的四季柚现在可以卖到五元一斤,这是为什么呢?老庄在以前是盲种,没有用科学的方法,因为当地政府的支持加上农业厅的专家现场指导手把手教,所以我们学会了疏花疏果产量提高,从原来一年赚几万块,到现在赚几十万。主持人那我们掰一个尝尝。据小编了解,老庄种植四季柚已有二十多年了。二十多年来,他不断摸索,自主学习管理知识,从一个门外汉到现在拥有近三百亩柚园的种植专家。随着柚园的发展,老庄的园子雇佣当地乡亲的人数也在增加。据了解,每到柚子采摘的时节,村民在老庄的四季柚精品园务工,每个月可获五六千的收入。
四季柚,四季开花,一季结果,挂果时间长达半年以上,能充分吸收大气、土壤中的养分,可谓“吃透了四季之风水”,堪称果中之王。前岐镇则是“四季柚”的主产地。每到采摘时节,乘车去前岐,一路上都能看到成片的柚子林,一个个金黄硕大的柚子挂在树上。路边也有许多果农自己摆摊售卖。
四季柚的致富之路可绝不仅至于售卖鲜果,鉴于四季柚极高的营养价值,福鼎鼎白茶业有限公司还将四季柚与福鼎盛产的白茶相结合,独创一种柚子茶的制作方式:把柚子肉掏空,然后放进茶叶盖严密封进行自然晒干或用烘干机烘干,最终获得的柚子茶既有四季柚的甜,又不失白茶的清香。选用的柚子也有讲究:因每年有少量柚子果肉较少,无法出售,甚为可惜。现在可以选用果肉较少的柚子当作柚子茶制作的材料,这样既提高了柚子的综合利用率,也提高了柚子产品的附加值,可谓一举两得。当前此种柚子茶还处于研发探索阶段,相信未来某天酸甜清香且极具福鼎特色的柚子茶会出现在大家面前。
文:周宗伟张亭图:林宣张亭郑雨锋
前岐镇硖门乡贯岭镇点头镇等
幸福福鼎编辑部综合整理
幸福福鼎编辑部现已向社会征稿,欢迎广大读者投稿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j/6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