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保健食品规模将超亿元
作为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健品、膳食补充剂、营养健康食品市场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前瞻产业研究院最近发布的《—年中国保健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提出,中国处在人均GDP向—美元跃迁的过程中,保健品在中国正逐步从高端消费品、礼品转变为膳食营养补充的必选品,预计整个行业也将随之规模加速攀升。
报告指出,结合欧睿预测数据和当前行业发展趋势,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增速将至少保持在4%左右,年行业市场规模约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十年,我国保健食品的渗透率将沿着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老龄人群向中青年人群、滋补功能保健向膳食营养补充的方向逐级演进,保健食品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电商平台销售迅猛发展
欧睿数据显示,年中国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亿元,增速下降至3.1%,主要是受到年行业严监管的影响,以及“权健事件”影响消费者的保健品消费意愿。年,由于行业严监管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增速约为3.2%,保守估计年保健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为亿元。
市场飞速发展的同时,保健食品销售渠道也在不断变化。年,我国保健食品线上销售份额首次超过药店渠道份额,成为仅次于直销的第二大保健食品销售渠道,且近5年的复合增速高达31.2%。受疫情影响,电商模式在保健食品众多销售渠道中“脱颖而出”。
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销售渠道中,直销渠道占比最大,约占总销售额的44%;线上、药店、大众商超渠道占比分别为30%、22%、3%左右。从增速来看,以抖音、小红书等为代表的线上销售渠道增速最快,而且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据阿里相关数据显示,年,保健食品线上渠道销售额剧增。年,阿里渠道线上保健食品销售额.1亿元;年,阿里渠道保健食品销售额.96亿元,同比增长55.95%。
4月8—10日,天猫启动首届“天猫健康节”。数据显示,仅4月8日一天,健康类消费大涨60%,保健食品、传统滋补营养品涨幅分别为78%、54%。截至4月10日活动结束,有接近万人在天猫健康节购买了滋补保健相关的产品与服务。“正品好价,健康无价”映射了当下的健康消费需求,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健康上”,且已经跨越了年龄层。
“别看我们年轻,但小病缠身很普遍了。”95后小张说起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忍不住自嘲。天猫健康数据显示,95后活跃用户增长30%,年轻群体除了钟爱美瞳、酵素、医用面膜等颜值产品外,枸杞原浆、胶原蛋白软糖、黑芝麻丸等养生新品也经常出现在他们购物车里。值得
业内专家分析,保健食品线上渠道销售增长主要从以下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将原本属于商超、药店模式的消费者逐渐推到线上;另一方面,健康观念提升、以及居家,使人们拥有了更多浏览手机的时间,这些因素都给电商模式带来了更多的客流量。
报告指出,从消费端来看,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增长空间大,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性支出已经从年的元增长至年的元。不过,我国与发达国家人均保健品消费支出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年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量为29美元,仅为美国的1/8左右。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中高收入人群还在不断增长,未来保健食品的消费能力还有进一步增长空间,整体发展潜力巨大。呈现年轻化零食化发展趋势
随着90后、95后开始注重养生,保健食品消费群体正逐步转向年轻消费者。CBNData发布的《年度中国年轻人线上保健品消费方式洞察》报告指出,90后正在成为购买保健品的新生力量。数据显示,年到年,中国中青年保健品市场规模在持续增长,增速多维持在10%以上。年,中国中青年保健品市场规模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12.4%,预计到年市场规模将增至亿元。
《新健康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在“新健康”理念的引领下,更显著的变化在于,被动式的医疗保健需求开始转变为主动追求健康生活。赛博朋克养生、靶向养生、马后炮养生、中式养生等一系列“花式养生”代表着当下更多元的健康消费走向。
酵素果冻、胶原蛋白软糖、烟酰胺小白饮、口服玻尿酸夹心软糖等保健食品,以及人参蜜片、养生黑芝麻丸、即食花胶、枸杞原浆、鲜炖燕窝等滋补品的热销,也显示出当下“花式养生”的消费群体对产品形态不再刻板。
天猫医药馆负责人沈涤凡透露:“养生人群对产品的需求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正在被品牌商家成熟运用。以枸杞原浆为例,目前在天猫平台上的销量已经占到了枸杞类目的三分之一。”
对于“啤酒加枸杞,可乐放党参”的年轻人来说,最为钟爱的保健食品就是各种方便即食的零食。“工作时间很紧张,传统保健食品价格贵不说,弄起来也很费劲,即食的最好。”在传媒公司工作的小朱说,“因为疫情影响,大家越来越
相比于传统需要蒸、煮、炖、熬才能食用的养生食材,年轻人更青睐“开袋即食”和口感好的滋补营养品。市面上越来越多的保健养生食品正在涌现,如胶原蛋白软糖、益生菌固体饮料等,当前保健食品正在朝向零食化、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报告》显示,富含膳食纤维、葡萄籽提取物和胶原蛋白等养生类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青睐。例如,现在年轻人补充维生素C,不是买一瓶药片,而是买橙子味的“多维软糖”——以吃软糖吃果冻的形式,完成了“膳食补充”。85后、90后、95后对“零食形态”保健品的接受度,正在突飞猛进式增长。
上一篇文章: 超市每日开门送红包活动方案操作流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来源:中国食品报
01
一个注重预防保健的中医院的中国更有前途
02
自从中了保健品的毒,整个人都精神了03
深度:连续五年大整治,保健食品“病”在哪?
04
健康行业的注意了,央视3.15晚会传递的三个信号拍了拍你
05
保健食品话题进两会,第一个力挺保健食品的建议出来了!
06
刻意打压保健品?网红医生张文宏直播可以吃保健品,却被人为删除、篡改
07
他不是神医,更不是神棍!
08
增强免疫力的武器为什么不用?强烈呼吁批准部门和评审专家该站出来了
09
是该给保健食品松绑了:比窦娥还冤的保健食品,与井喷增长的慢病人群
10
整治行动中的任何扩大化或一刀切都是对百日行动初衷的“高级黑”
11
美国神药,神迹在医疗之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j/8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