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养生,重在养肝护阳舒畅情志
一年的二十四节气以立春为开端。立春后,气候与冬季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白天时间变长了,夜晚时间变短了,阳光的照射强度也逐渐增加。
《黄帝内经》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应顺应天地阴阳之气,给予适当的调摄,使阳气得以宣达。此时的人体阳气犹如刚刚发芽的幼苗,气血已经从内脏开始向外走了,而此时天气阴寒未消,身体虚弱之人阳气会生发无力,因此我们需要生发阳气!1
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
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复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
不要过早减衣
清代的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也说“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
饮食宜辛甘忌酸
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指春天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点甘味的食品,以补益人体的脾胃之气。
祖国医学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甘味食物,不仅指食物的口感有点甜,更重要的是要有补益脾胃的作用。在这些食物中,首推大枣和山药。山药和大枣均为补虚药,山药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经常吃山药或大枣,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非常适合气候变化无常的春天食用。
推荐膳食
1、陈皮生姜大枣粳米粥
原料:陈皮15克,生姜10克,大枣3枚,粳米克,冰糖适量。
做法:大枣洗净去核、切丝,生姜切丝,陈皮洗净,和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火烧开;放入冰糖,转用文火熬煮成粥。
功效:本品具有健脾理气的功效。对脾胃虚弱、气机郁滞人群最为合适。其中,陈皮、生姜可助阳气生发,还可以解春困,非常值得推荐。
2、葛根枸杞茶
原料:葛根5克,枸杞子5克,冰糖适量。
做法:在杯中放入葛根、枸杞子及适量沸水,闷泡8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滋补肝肾,生津清胃热。对于经常加班熬夜、腰膝酸软、视物昏花、头晕、长期大量饮酒以及血压偏高者,尤其适合饮用。表虚多汗者不宜。
—END—●中药代煎服务,从“人等药”到“药等人”
●健脾祛湿
反复腹泻,多为脾阳虚衰,水湿内盛
●献礼医师节丨义诊送健康,最美“医”瞬间
●医院药品免费配送!这服务,分!转扩!
: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医院不承担任何责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l/7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