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大补的节气苏州人的限时进补5项
连续几天最高气温在20℃以上
突然有种暖暖的秋天又步上正轨的错觉
但是今天立冬的消息却再次提醒脱去外套的人们
这个天气,还是听妈妈的话,穿暖和点
虽说苏州往常入冬时间都在11月下旬、12月初
距气象上的“入冬”尚有时日
但随着冷空气的到来,周末两天将有明显降温
最低气温也会保持在10℃以下
懒星人赖床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突然有种未品浓秋已立冬的惆怅
常说“立冬补冬,补嘴空”
在这个适合“大补”的节气
爱吃的苏州人当然也有着花式的进补习俗!
立冬进补
吃膏滋冬令进补吃膏滋是苏州人过立冬的老传统,滋补为主,兼有缓慢的治疗作用。在旧时苏州,一些人家还用红参、桂圆、核桃肉,在冬季烧汤喝,有补气活血的功效。
另外,苏州一些老字号药房会专门开设进补门诊,像新区的中医药李良济也会销售各类滋补保健品。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千万不可“跟风”吃,讲究“一人一方”。
咸肉菜饭立冬吃上一碗咸肉菜饭,是老苏州们的特定习俗。用霜打后的大青菜、肥瘦兼有的咸肉、米醋为原料,使用砖砌的炉灶,以稻草为燃料,烧出来的饭又香又糯。咸肉菜饭虽然没有载入苏州的名食谱,但从来不缺少喜爱它的食客。
写到这里,小编想起上次去树山吃过一家很有意思的农家乐,叫云河农家,每天大锅煮咸肉菜饭。具体位置就在苏州乐园四季悦水游村斜对面,他家的饭一直热在灶上,想吃自己去盛就行。如果在附近,或者自己不会做的,去吃上一碗热腾腾的咸肉菜饭也是不错的选择。
羊肉汤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坚信,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
苏州各处羊肉店也纷纷开张,“吃个羊肉火锅、喝碗羊汤暖暖身”,也是非常惬意的。吃羊肉时,最好同时搭配凉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白菜、土豆等,以起到平衡养生的作用。其次,羊肉温热助阳,所以热性体质,容易上火的人不宜食用。
吃螃蟹江南还有“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的谚语,喜欢吃螃蟹的苏州人到了农历十月也开始变换吃法儿,所谓的“九月雌、十月雄”,到了这个时间段吃雄蟹的人也开始变多了。
看气象、置备冬令补品立冬那天的物候天象,会决定整个冬季的寒热干湿,在苏州流传着一句谚语:立冬晴,一冬冷;立冬阴,一冬温。另外,苏州人也会赶在立冬之际置备冬令补品,来选购冬虫夏草、阿胶、膏方等补品。
预防季节病
起因立冬转凉,气温与湿度会有所降低,气压则会升高,也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摄氧量。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抑郁、失眠头痛等气象过敏症状,就是机体受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反应。此外,干燥的气候常使口唇、口角周围粘膜干裂,病菌乘虚而入引起口角炎。
进补“冬令进补,开春打虎”,立冬还需补!补!补!才能预防季节病。
水果:梨。梨具有润燥消风,镇咳止喘,清心降火的作用,可缓解“秋燥”,醒酒解毒。生梨性凉,老人不宜一次吃过多。脾胃较弱的人,也可做成冰糖炖梨水食用。
菜:大白菜。白菜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纤维,冬天食用有好处。
粮:红薯。红薯含有大量维生素A,可以提高皮肤抗病能力,同时还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
另外,香菇、鲈鱼、黄豆芽、大豆、黑豆、黑木耳、莲藕以及柚子等都适合这个季节食用。
预防防呼吸系统疾病。预防疾病“三字经”:勤洗手、常通风、强锻炼、多菜果、多喝水、睡好觉、心平静。
防心脑血管病。冬季温度下降,血管缩小,血液变粘稠,还更容易出现痉挛、心梗。所以天渐渐降温,要注意保暖,早晨起来可以多喝杯水。
消除皮肤瘙痒。洗澡的水温不要太烫,越烫皮脂腺越受影响,适宜就行了。洗完澡后擦点含甘油多的护肤品。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提高皮肤抵抗力。多喝水,排毒养皮肤。
在这个急需大补的节气
不仅要提前做好进入冬季的准备
还要享受好仅剩的晚秋时光
度过一个浪漫且有意义的转换期
赞是一种鼓励
分享是最好支持
点击右下角写留言发表你的心声
喜欢,就不要克制~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xxjs/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