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花冤枉钱了,这些热卖的补品没你想象那
“抗氧化”这种保健作用,总是和“防癌”“抗衰老”“有益心脑血管”一起出现,吸引力很强。
但权威医学期刊多年前
就陆续发表研究:
抗氧化剂对人没有用,
还可能增加患病和死亡风险。
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曾通过超18万人的高质量研究发现:
摄入维生素A、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这几种抗氧化剂,会小幅增加人的死亡率。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明确指出:
服用抗氧化剂对于普通人不能预防癌症,对于癌症患者还可能让结果更糟、让癌症发病率更高。
《临床营养》(ClinicalNutrition)总结了数十万人的研究,结论是:
“抗氧化剂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的流行说法,并不能被证明。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这些: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番茄红素、花青素、叶黄素、姜黄素、辅酶Q10、大豆异黄酮、类黄酮、葡萄籽提取物(白藜芦醇)、茶多酚、硒……
你可能就要问了,
“抗氧化”这么如火如荼的商业宣传,
是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其实不是。
“抗氧化”3个字,每年能赚走这么多钱,就是因为大家对“抗氧化”“自由基”这些化学词汇,搞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又觉得非常厉害。
其实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氧化”
只要人活着,身体就离不开氧。只要人在进行新陈代谢,就会不断产生“自由基”——它很容易对细胞造成损伤。
如果想要减少这种损伤,就要尽可能去清除自由基,这时候就需要身体的免疫系统来保护细胞了。
而抗氧化物质被证实具有中和自由基、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听起来,似乎确实能发挥保护作用。
抗氧化剂要起作用,有个前提
如果你是一只线虫(一种低等动物),在线虫的培养体系里加点抗氧化剂,线虫的寿命确实能延长。
如果你是一只实验大鼠,白藜芦醇——红酒、葡萄皮中最受吹捧的抗氧化剂,确实能在短暂的几周内延缓癌细胞生长(几周后也没什么用了)。
如果你是实验室培养皿里的细胞,抗氧化剂确实能防止或终止一些氧化反应。
抗氧化剂在非人体实验方面获得的研究结果,确实不少。但是,我们是人。
1.没必要花钱吃它们
如果确诊自己是某种维生素缺乏疾病,你应该先听医生的话,选择价格亲民的药品类别的,而不是保健品。
2.多吃新鲜蔬果
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物质成分并不神奇,主要提取来源就是各种植物。
完全不需要去记它们的名称或者含量高低,只要平常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就好。
撇开它们的抗氧化成分不说,果蔬对于癌症预防、死亡率降低的意义都是非常确切的。
3.远离这些更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xxjs/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