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节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年年复年年,冬至时节又来到。冬至又称“冬节”、“贺冬”,华夏二十四节气之一、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时开始,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但是各地的亲故们又有着不同的冬至饮食文化,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在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
聊以诗词话冬至,关于冬至的古诗词大多有伤冬悲秋的愁绪,也为这个团圆之节烙上了别有韵味的文化印记。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冬至本是团圆之节,于陆游而言却是家贫人散无所聚,唯望梦中迎春来。人实嗣其世,一衰复一荣。冬至之日为一年中昼最短的一天,之后昼变长,梅尧臣冬至之日作诗感慨,道出人生亦是如此,兴衰相连,荣辱反复,皆是轮回。
岁岁年年,轮回不止。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显示了人们对生活的探寻,对时间的敬重。二十四节气对于现代人而言显得或许有些遥远,现在的人们相比于古人生活得更加高效,可是在忙碌与快节奏的工作或是多点一线的生活中,人们常常忘却了曾经那些由日月星辰掌控时间的古老时代。
如果人们能够清晰的感受到雨水泛起的氤氲,果实成熟的扑鼻香气,那么相信将来所度过的每一天都会感受到节气里的诗意情怀。
冬至至后日初长,寒来暑往,这四季轮转终将被拥抱在怀。
审核
单琳琳李岱年
撰稿
中文系新闻中心张怡飞
编辑
中文系新闻中心韩可爽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ff/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