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寒最冷的日子要来啦
雪吹醉面·不知寒
-.1.5-
小寒节气知多少
“小寒”来了,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说的就是小寒时节快要来了,手冷得难以舒展,整日关着门躲在家里。
小寒前后之所以寒冷,是因为强冷空气及寒潮冷锋活动频繁,易造成气压、温度、湿度等剧烈变化。
小寒诗词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简析:该诗写秋天盛开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前两句写木芙蓉孤寂、辛苦的处境,但能冲破小寒,孤花独放,由此推想木芙蓉的心也象游子那般辛酸。
三,四句顺口而出,响亮回答,任凭青女逗留多久,木芙蓉绝不会畏缩屈服。诗人借花抒怀,表达自己虽然漂泊而未逢时,但决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意志,表现了少年时的意气风发、昂扬不凡的气度。
芙蓉花不畏天气微寒,竞相开放。人心也应该如花心一样,不畏艰辛,拼搏向上。不论下霜降雪,绝不怕寒冷的侵袭。
《二十四节气里的古诗词》
点击试听
小寒习俗
·探梅
早瘦梅先发,浅苞纤蕊。小寒虽冷,但是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邀几个好友,外出寻一支梅花扑鼻香。
·吃菜饭
古时南京人对小寒颇为重视,在小寒的时候,一家人吃着热乎乎的菜饭,感觉年味渐浓,期盼着即将到来的春节。
·吃糯米饭
广州传统,小寒早上吃糯米饭,糯米饭寓意温暖,吃完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
·炒米糖
“炒米糖炒米糖,买一碗吃了甜心肠。”吃完一整年心里都甜滋滋。
小寒养生指南
1、小寒养肾为先
小寒虽冷,但阳气也在缓慢积攒、上升,是个进补的大好时节,尤其是对肾脏的补益。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补好了,五脏都可受益。
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大多能入肾脏,是冬季养肾的首选食物。此外,核桃、桂圆、栗子等坚果类食品也是冬季益肾佳品。
2、喜温忌冷,减咸增苦
中医有“寒者温之”的原则,认为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猪腰等,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能够提高人体的耐寒能力,非常适合冬季食用。
而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在体内,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基础。
冬日家中不妨煮些山药羊肉汤、羊肉羹、当归山鸡汤等,都是此时温补的佳品。切不可大鱼大肉,生冷无忌。
小寒气候寒冷,是上火的“旺季”。这时的饮食应减咸增苦,多吃如苦瓜、陈皮、莲子心、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助心阳,减少过亢的肾水,起到养肾的功效。
3、防燥:内服+外用
内服: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
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此外,还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也可以使用喷壶在你觉得干燥时或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如果在清水中添加不同功效的精油,还能除菌、添香。
4、小寒防寒:护好4处
①头颈要暖——围脖帽子
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高领衣服、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冬天在室外即使戴一顶很单薄的帽子,也有助于防寒。
②腰背要暖——晒晒太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建议:腰背保暖最好的方式就是晒太阳,背对太阳而晒,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③腹部要暖——试试按摩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建议:腹部保暖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④脚部要暖——热水泡脚
脚踝部有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
建议: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最好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天寒人不寒愿诸君安康△点击图片立即订阅▼24个节气小知识24个节气故事将古诗与节气相结合,用诗的韵律美,传承节气文化,帮助孩子开启通向美好世界的大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ff/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