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一辈子都不过时的长寿滋补食谱
一、补阴类
1竹荪银耳汤滋阴养肾
用料:干竹荪(以白色者为佳)10克,银耳5克,冰糖20克。
制法
用冷水将竹荪、银耳分开泡发,摘脚去泥洗净。将竹荪切成长段,混合银耳用开水氽洗。将冰糖置锅中用水溶化,撇去浮沫,倾入竹荪、银耳煮熟,装碗即成,汤汁清亮。
功效
清心明目,滋阴养肾,止咳润肺,提神益气,还有润肤及
恢复肌肉疲劳之功效。
注:竹荪,又名“僧竺蕈”,贵州俗称“笋菌”。竹荪主要产于我国四川、云南和贵州,其他省区也有分布。古今中外都把竹荪视为珍品,据日本《茵蕈》年第8期介绍,每克竹荪,含粗蛋白1914克,粗脂肪216克,可溶性无氮化合物(糖)6014克,粗纤维814克,灰分913克。由于竹荪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封建社会是御膳上品,现为国宴佳肴,同时也是食疗佳品。
2双耳汤治血管病
用料:白木耳、黑木耳各10克,冰糖30克。
制法
将两种木耳用温水泡发,摘去杂质,洗净,放入碗内,再放入冰糖,加水适量,置于蒸锅中,盖上碗盖,蒸约1小时即成。
功效
滋阴补肾,润肾,适于肾阴虚的血管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肺阴虚的咳嗽、喘息。
3酿百合滋补益身
用料:百合适量,白糖、猪油各少许。
制法
百合洗净,在鳞片上放入适量白糖,顶端加少许猪油,置锅内蒸10分钟。
功效
润肺祛痰,补虚强身,老少咸宜。
4煨甲鱼治骨蒸劳嗽
用料:甲鱼克,贝母15克,百合15克,前胡15克,知母15克,甜杏仁15克,柴胡10克,饴糖50克。
制法
将甲鱼宰杀后洗净,置砂锅内加水适量,滴入少许白醋,慢火煨制4小时后,加入洗净装在布袋内的药物煎煮45分钟,取出药袋,煨制汤液剩毫升左右,取出骨头,加入饴糖。分2次服完。
功效
补劳伤,壮阳气,大补阴之不足。适于骨蒸劳嗽患者食
用。
5清蒸圆鱼补虚壮阳
用料
圆鱼、母鸡、瘦猪肉、海米、葱、姜、盐、味精、料酒、胡椒面各适量。
制法
将宰杀、收拾好的小母鸡、瘦猪肉放一铝锅内,加入清水(水要没过原料1~2倍),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焖煮2~3小时即可。把圆鱼背壳朝下放在菜板上,待圆鱼头自动伸出时,用刀迅速割下,立即将圆鱼头腔朝下,控去污血。坐锅上火,倒入清水烧开,将圆鱼放在漏勺里,下入开水锅内略烫,待用指甲轻刮圆鱼裙边的黑膜即下时,将圆鱼捞在凉水盆中。再用小刀轻轻刮去背部、腹部的黑膜、白膜,然后用小刀自头腔处下刀,沿着背壳边沿割开,自头腔刀口处将壳撬下,挖去内脏(在腹腔中部)和挂附在内壳壁上的蛋黄不要,剁下圆鱼爪尖洗净,再改刀成块。锅上火,倒入清水,放入葱段、姜片、料酒、胡椒面,下入圆鱼块,待锅开后撇去浮沫,略煮后捞在凉水盆内,洗净附在圆鱼块上的污血,放入大碗里。将煮好的母鸡和猪肉的汤撇去浮沫,倒入大碗里,再将母鸡、瘦猪肉取出,改刀成大块,码在圆鱼上,放入精盐、味精、料酒、胡椒面、葱、姜、海米,加盖(如没盖,可用纸将碗口封好),上屉蒸2小时即成。
功效
补虚劳,壮阳气。用治肺虚气喘、阳痿、遗精。
6、冬瓜鳖裙羹滋补清热
用料
鳖1只(选裙边肥大者,最好是春秋季节壮实的鳖鱼),冬瓜克,葱、姜、盐、食油、味精、鸡汤各适量。
制法
将鳖宰杀,洗净,去内脏,取裙边切成块在旺火中煸炒断生,加各种调料,放入鸡汤稍加焖煮,盛入炖盆,加冬瓜清炖而成,吃时加味精调味。此汤汤清汁醇,裙边柔糯,冬瓜糜烂,营养丰富。
功效
滋补肝肾,利尿,清热。是中老年人食用的保健佳肴。
7圆鱼骨髓汤治肾虚
用料
圆鱼1只,猪脊髓克,姜、葱、胡椒面、味精各适量。
制法
将圆鱼切去头,去甲去内脏及爪,将猪脊髓同圆鱼放入锅内,加姜、葱、胡椒面,添加适量清水,先以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肉烂为止,吃时下味精即成。吃肉饮汤。
功效
滋阴补肾,治肾阴虚,症见头昏目眩、腰膝疼痛、多梦遗精。
8水晶蛋炎夏补益
用料
鸡蛋,冻粉,盐,味精,五香料。
制法
先将鸡蛋用水加五香料、盐入锅煮,蛋熟时剥去皮,一个鸡蛋切成4瓣,1碗装8瓣,摆放整剂,备用。将清水用盐、味精、料酒调味,加入冻粉(水与冻粉比为∶1),上茏蒸化,取出过滤,倒入装好鸡蛋的碗内,入冰箱冻结,食时扣出。晶莹透明,味道鲜美。
功效
适于咽痛、目赤、热毒肿痛、肝炎、营养不良患者食用,也是炎夏补益食品。
9鸭汤补虚除热和脏腑
用料
鸭1只,盐、味精各少许。
制法
将鸭开膛去肚内杂物,切成大块,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先用大火烧开,改用中火煨炖,待鸭熟烂可食,再下盐和味精。吃肉饮汤,日用2次。
功效
适于体内有热、有火的患者,症见低热、虚热、食少、便干、水肿、盗汗、遗精及月经少。
注:体虚寒或受凉而引起的不思饮食、腹部冷痛、腹泻、腰痛及痛经的患者暂不宜用。
10酥油茶增食欲强体质
用料
酥油(即奶油,系以鲜乳提炼而成)克,砖茶、精盐适量,牛奶1杯。
制法
先把酥油克、盐约5克和牛奶倒入干净的茶桶内,再倒入约2公斤熬好的茶水。然后用细木棍上下抽打5分钟,再放入50克酥油,再抽打2分钟。打好后,倒进茶壶内加热1分钟左右(不可煮沸,否则茶油分离,不好喝)即可。倒茶饭用时轻轻摇匀,使水、乳、茶、油交融,更加香美可口。
功效
有提神、滋补之功。病后或体弱者,常饮酥油茶,可增食欲、强体质、加快康复;老人常饮,可增加活力;产妇多饮,可增乳汁、补身体。
11猪肉鸭蛋汤滋阴清热
用料
瘦猪肉50克,鸭蛋2个,盐适量。
制法
先将肉切片放入锅内加水煮约20分钟,后打入鸭蛋2个煮熟,加盐。吃肉饮汤。
功效
补气阴,治虚损。
12斛苓参骨汤补阴清热
用料
石斛12克,茯苓12克,南沙参12克,猪脊骨克,菠菜克,生姜5克,葱节3克,盐和味精适量。
制法
将猪脊骨加水4大碗,放入姜片,烧开后撇去浮沫,再煮半小时,剩3大碗。将石斛等三味中药,用纱布扎好放入骨汤中煮20分钟,捞出药包。菠菜洗净,放入汤中煮沸,加盐与味精倒入葱节即成。
功效
猪骨补阴益髓,治骨蒸劳热、消渴;石斛生津益胃,清热养阴,对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有疗效;南沙参养阴清肺,祛痰止咳,生肾水。本品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肺结核、肝病、肾病患者食用。
13鸡汤氽海蚌补阴养液清热凉肝
用料
鲜蚌肉克,净鸡肉克,瘦猪肉克,黄酒25克,盐、味精、白酱油少许。
制法
将每只蚌肉切片,蚌裙切开,同蚌纽一起洗净。将净鸡肉切成4块,瘦猪肉切成片,一并装在小盆中,加清水2碗、精盐少许,放进笼屉用旺火蒸2小时取出。另用小盆,铺上净纱布,将汤倒入,滤去杂质(鸡肉、猪肉另作他用)。对蚌尖、蚌裙、蚌纽装在漏勺内,放入刚刚滚开的水锅中,氽一下,去净蚌膜装在碗中,加黄酒或白干酒,抓匀淹渍后沥干酒汁,以去腥味。将蚌裙、蚌纽排在碗里,上面铺上蚌尖肉,然后把鸡汤下锅煮开,加入白酱油、味精后,浇在碗中的蚌肉上,迅速上桌即食。此菜色白透明,脆嫩鲜美,其味可口。
功效
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蚌具有补阴养液、清热凉肝、润脏腑、止烦渴等功用,常食能使人健身祛病、益寿延年。
14银耳汤滋阴润肺养胃补虚
用料
白木耳(又名银耳)15克,冰糖25克。
制法
将白木耳用水浸泡后,取出放砂锅内煮,加冰糖。日服2次。
功效
治疗肺阴不足引起的干咳及阴虚之头晕。本品也适用于高血压、动脉硬化之治疗。
注:风寒咳嗽及感冒初起忌用。
15虫草酒理诸虚百损
用料
冬虫夏草、白酒各适量。
制法
取上等白酒,放入冬虫夏草(分量不拘)浸泡,密封,至酒气消尽、味醇色美后即可服。宜每夜服,每次不超过50克。
功效
冬虫夏草是名贵的滋补品,素与人参、鹿茸齐名。它有益肺肾、补精髓、疗劳嗽、理诸虚百损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医疗价值。
16虫草山药烧牛髓大补
用料
冬虫草6克,淮山药30克,牛骨髓克。
制法
先把骨髓洗净蒸熟,放入瓦盅内,再放两味中药,盖好,共隔水炖熟,食时调味。
功效
此方为大补之品,可益精填髓、强心肾、补脑安神、大补真阴、滋养强壮,适宜老年人常服。
17炖虫草鸭治头晕目眩耳鸣耳聋
用料
冬虫夏草4枚,雄鸭1只,姜、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
将鸭开膛洗净(不要内脏),整只鸭放入锅中,下冬虫草及各调料,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改用中火炖至鸭熟为止。吃肉饮汤,日用2次。
功效
滋阴补肾。适于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齿痛或失眠、口干、腰腿酸痛症。对于神经衰弱、肺结核、糖尿病、尿崩症、红斑性狼疮等也有疗效。
18蒸虫草全鸭治脾肾虚症
用料
虫草10克,老公鸭1只,料酒、生姜、葱白、胡椒粉、食盐各适量。
制法
将鸭宰杀去毛和内脏,洗净,剁去脚爪,用开水烫一下,捞出晾干。虫草用温水洗净,生姜、葱切好备用,将鸭头顺颈劈开,取虫草10枚,装入鸭头内,再用细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和生姜、葱白均纳入鸭腹内,然后放入盆内,注入清汤,用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用湿棉纸密封盆口,上笼蒸约2小时,出笼后去棉纸,拣去生姜、葱白,加味精即成。
功效
补肺肾,益精髓。适用于虚劳咳喘、自汗盗汗、阳痿遗精、腰膝酸软、久虚不复。
19芡实煮老鸭治脾虚水肿
用料
芡实克,老鸭1只,葱、姜、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制法
芡实洗净。将老鸭宰杀后,去毛和内脏,洗净血水,将芡实放入鸭腹内。将鸭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置砂锅于旺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炖熬,约2小时,至鸭肉烂即成,食用时加味精。吃肉饮汤。
功效
益脾养胃,健脾利水,固肾涩精。适用于脾胃虚弱的消渴症和脾虚水肿、肾虚遗精。
20“寿”字虫草润肺益肾
用料
冬虫夏草5~10枚,鹌鹑12只,肉料(山萘、砂仁、豆蔻、肉果、丁香)15克,料酒、香油、酱油、味精各15克,花生油克,葱、姜、盐少许。
制法
鹌鹑宰杀后去毛,开膛洗净,砸断主骨,用沸水煮烫,捞出放碗中,加入冬虫草、肉料、调料及汤等,上锅蒸4~5分钟取出待用。锅油热至70摄氏度左右时,将鹌鹑氵毛出汤汁,入油锅炸1分钟捞出盛盘即成。
功效
润肺益肾,理气和中。鹌鹑有益肺气、补五脏、实筋骨、消热结等作用,冬虫夏草则主要有益肺肾、补精髓、疗劳咳、理诸虚百损之功效。
注:据《食品科技》介绍,本菜系听鹂馆寿膳堂滋补药膳之一,“寿”字冬虫夏草是从慈禧太后用的“延年益寿”席中的一道菜。
21牛膝粥滋阴清热除烦
用料
牛膝苗叶、龙葵叶、生地黄切焙各10克,粳米克。
制法
先煎三味中药,去渣取汁,后入米煮粥。空腹食之。
功效
治热病后期,虚劳羸瘦,四肢烦痛,口干壮热。
22桑椹膏为滋补之品
用料
桑椹、蜂蜜各适量。
制法
将鲜桑椹微研至碎,用纱布挤汁,将桑椹汁以文火熬至一半时,加适量蜂蜜调匀,再煎片刻即成膏状,此为桑椹膏。每服1~2汤匙,温开水调服,或少量黄酒送下均可。
功效
适于风湿性关节痛、足膝痛、肢体麻痹、半身不遂、淋巴结核肿痛、贫血、神经衰弱、大便干结、青年白发、血气虚损等症。本品有利关节、通血气、滋阴养血、安魂定魄之功。
23芝麻糖调补抗早衰
用料
芝麻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芝麻用文火炒香,晾凉,捣碎,装入瓶内,吃时加白糖。用开水冲服,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2汤匙。
功效
补阴血,养肝肾,乌须发,长肌肉,填精髓。用治肺燥咳嗽、皮肤干裂,肝肾阴虚的头发早白及老人便秘等症。本方适于平时调补,有抗早衰、强身体之功。
24首乌煮鸡蛋治血虚体弱
用料
首乌克,鸡蛋2个,葱、盐、姜、料酒、味精、猪油各
适量。
制法
将首乌切成长方条块,把鸡蛋、首乌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再放入葱、姜、盐、料酒等调味。将铝锅置旺火上烧沸,以文火煮至蛋熟,将蛋取出用清水泡一下,将蛋壳剥去,再放入铝锅内煮2分钟,食时加味精。吃蛋饮汤,每日1次。
功效
补肝肾,益精髓,抗早衰。适用于血虚体弱、头晕眼花、须发早白、未老先衰、遗精、脱发及血汗虚便秘,最适于虚不受补的患者。
25玉米猪心养阴生津
用料
玉竹50克,猪心克,姜、葱、盐、花椒、白糖、味精、香油、卤汁各适量。
制法玉竹拣去杂质,切成小节,用水稍润,煎熬2次,收取药液约1克,生姜切片,葱切段,备用。将猪心破开,洗净,玉竹液与葱、姜、花椒同猪心共煮,至六成熟时,捞出晾凉。将猪心放在卤汁锅内,用文火煮熟捞出,揩去浮沫。在锅内加入卤汁适量,放入盐、白糖、味精和香油,加热成浓汁,放入猪心滚炒即成。功效安神宁心。用治热病伤阴的干咳烦渴,或心血不足、心阴亏损的心烦不眠。
26龙眼蛋汤滋补养血
用料龙眼肉15克,鸡蛋2个,盐少许。
制法将龙眼肉用清水煎煮1小时,入盐,打入鸡蛋卧煮。每日吃2次。
功效滋补养血。适于产后血虚及大手术后身虚。对因贫血而头晕、心悸、失眠、多梦、智力衰退及记忆力减弱均有一定疗效。
27龙眼甲鱼汤补虚补血
用料
龙眼肉15克,淮山药15克,甲鱼克。
制法
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切成方块,同龙眼肉、淮山药共炖,熟时可加适当调料。吃肉饮汤。
功效
滋阴益气。用治病后体虚,食欲不振,贫血,心悸,肺结核低热、痰中带血,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等。
28桂元炖猫肉明目通络补肾
用料
猫肉0克,瘦猪肉克,桂元肉10克,枸杞15克,甘蔗90克,鸡汤5大碗,盐、味精、胡椒粉、料酒、猪油、葱、姜各适量。
制法
将猫肉洗净,切成方块,猪肉也切成同等大小的方块。枸杞、桂元用温水洗净。甘蔗用刀劈开,剁成小节,葱、姜切片备用。锅内放猪油50克烧热,下葱、姜煸炒,烹料酒,放入清水、猫肉、水沸后捞去浮沫,待猫肉煮透收缩后捞出,用温水洗涮。再将猪肉放入煮透,也捞出用温水洗涮。用磁盆将猫肉、猪肉及各种调料一起放入,倒入鸡汤使肉与汤平,上笼蒸烂。吃时拣去葱等调料,加少许胡椒面或味精、盐。汤清肉烂,味鲜可口。
功效
适于贫血、食欲不佳的患者,亦可作为淋巴结核、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辅助食疗方。
29百合鱼丸润肺清热
用料
草鱼0克,百合(干品)克,盐、味精、胡椒、淀粉、鸡蛋、肥膘猪肉、葱、姜、鸡油各适量。
制法
草鱼去皮去骨取其净肉,用刀背砸成鱼茸,加入葱姜水调匀。用细箩滤去骨刺及筋皮,放置一容器内加入盐、肥膘肉茸(肥膘肉茸同鱼茸砸法相同),搅拌上劲,再加入少许蛋清,再搅。锅内加适量清水置于火上烧沸,改用中文火把鱼茸挤成鱼丸至锅中氽熟,添入鸡汤泡上。百合用温水泡软,上笼蒸透备用。将锅上火注入鸡油,待热,下葱姜煸炒出香味时下入鸡汤,挑出葱姜,再倒入鱼丸子、百合,调以盐、味精,用水淀粉勾芡盛盘即可。本菜特点颜色黄白,软嫩鲜香。
功效
润肺清热,止嗽化痰。适用于肺热肺燥咳嗽、劳嗽咳血、低热虚烦、惊悸失眠、高血压、二目昏花。
31百合溜鱼片润肺清热
用料
草鱼1克,百合(干)、冬笋各50克,豆苗20克,盐、味精、胡椒面、料酒、淀粉、油、葱、姜、鸡蛋清、汤各适量。
制法
草鱼去五脏洗净,剁去头尾,剔骨去皮,将鱼肉改成3厘米宽、5厘米长的片,用盐、胡椒面、蛋清、淀粉上浆。冬笋切成柳叶片,豆苗掐尖洗净,百合加水上笼蒸软,葱、姜切末,加盐、味精、料酒、淀粉、汤备用。锅上火注入油,将鱼片用温油滑散倒出,锅内留少许油,下葱姜、冬笋片、百合,再放入滑好的鱼片及豆苗,将兑好的汁倒入锅内,翻锅,入盘即成。
功效
温肺止咳,养阴清热,清心安神。用治肺病吐血、肺脏壅热、低热干咳、神经衰弱及失眠。
32橘红清炖鸡消痰止嗽
用料
雏母鸡1只,橘红(干)25克,油菜心克,盐、味精、葱、姜各适量。
制法
橘红用温水浸软,洗净泥沙。油菜取其嫩心修整后洗净,用沸水氽烫后过凉待用。葱切段,姜切片。母鸡开膛去五脏,净鸡毛,清洗干净。取砂锅一个,注满清水放入鸡,烧沸打去血沫,再下入橘红、葱、姜,改用文火炖至3~4小时,视鸡烂时下入调味品和烫过的油菜心,挑出葱姜,待2次烧沸便可上桌食用。
功效
止咳化痰,清肺抑火。用治老人陈年气喘、肺热咳嗽。
33枸杞凤尾菜心滋养强壮
用料
鸡脯肉克,油菜克,枸杞子25克,盐、味精、胡椒面、清汤、葱、姜、淀粉、鸡油、玉米粉各适量。
制法
枸杞子用温水泡胀。油菜取其嫩心,修整洗净,一破两开,沸水氽烫后过凉水晾凉捞出,用干布蘸净水分待用。鸡脯肉放在炖子上用刀背砸成茸状,加入葱、姜、水调匀,再加盐搅拌上劲待用。将油菜心整齐地摆在案子上,菜头部分抹上蛋清糊(用蛋清和玉米粉调成),再将鸡茸抹在菜心上,撒上少许盐、味精,上笼蒸透蒸熟,取出码在菜盘中。锅上火,注入清汤和鸡油,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枸杞子,用淀粉勾芡,浇在菜心上即成。
功效
降血糖、平血压,滋阴强身。适用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食用。
二、补阳类
1生地黄鸡治骨髓虚损不能久立
用料
生地黄半斤,饴糖五两,乌鸡一枚。
制法
先将鸡去毛、肠、肚净。细切地黄与糖相和匀,内腹中,以铜器中放之,复置甑中,蒸炊饭熟成。取食之,不用盐、醋,唯食肉尽,却饮汁。
功效
治腰背疼痛、骨髓虚损、不能久立、身重气乏、盗汗,少
食时复吐利。
注:此文见于元代《饮膳正要》。生地黄,中药,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等功效。内,同“纳”。蒸炊饭熟成,即将鸡蒸到约一餐饭熟的时间。唯食肉尽局,即先吃鸡肉,后喝鸡汤。
2羊肉官桂汤补益温中顺气
用料
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草果五个,官桂二钱,回回豆子半升,去皮捣碎。
制法
上件一同熬成汤,滤净。下熟回回豆子二合、粳香米一升、马思答吉一钱、盐少许,调和匀,下事件肉、芫荽叶。
功效
补益温中,平肝顺气。
注:此文见于元代《饮膳正要》。羊肉一脚子卸成事件,即取一条羊腿,切碎成块。回回豆子,又名胡豆,鸡豆,其味甘,无毒,古人常用作调料。《本草纲目》认为,回回豆子即为豌豆。马思答吉,即蒙古族用的一种香料。芫荽叶,即香菜叶。
3当归羊肉羹补心益疗血虚
用料
当归、黄芪、党参各25克,羊肉克,葱、姜、盐、料酒适量。
制法
将上述三味中药用纱布包扎紧,同切块的羊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同时把葱、姜、盐、料酒投入锅内,然后置于炉上烧沸,改用文火煨炖至肉烂即成。食时加味精更鲜。
功效
适用于血虚及病后气血不足和贫血。
4母鸡汤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用料
母鸡1只,盐、味精少许。
制法
将母鸡开膛去内脏杂物,放入锅内加水3大碗(使水淹没鸡),先用大火烧开,改用中火煨炖,待鸡肉熟烂下盐,吃时下味精。食肉饮汤,日用2次。
功效
对畏寒怕冷、虚劳羸瘦、中虚胃呆食少、腹泻下痢、糖尿病、水肿、小便频多而清、经血色淡、带下清稀、产后乳少,病后虚热,神虚体乏无力及阳痿,有较好的效果。
注:感冒发烧及内热较重时不宜用。
5井中浸荔化燥气补阴
用料
鲜荔枝。
制法
将荔枝用小竹篮盛载,沉于水井,隔夜取食。
功效
化燥气而补阴。
注:据清代诗人屈大均有诗记载:“露井寒泉百尺深,摘来经宿井中沉,日精化作月华冷,多食令人补太阴。”
6焖鹿肉滋补全身
用料
鲜鹿肉克,蒜、姜片、豆豉、盐少许,食油50克。
制法
油锅烧热,煸炒蒜、姜及豆豉,把切成小块的鹿肉放进锅爆炒,注入适量清水,见沸,改用小火焖,直至汁液粘稠肉熟为度。
功效
利五脏,调血脉,补命门。对人体有补益强身作用。
7故纸核桃膏补命门火
用料
破故纸(补骨脂)50克,蜂蜜克,核桃仁克。
制法
先用开水将核桃仁浸泡,撕去外衣,捣烂,然后连同破故纸放砂锅内,注入两碗半清水(饭碗般大小),以大火烧沸,改用小火煎煮至剩多半碗汤液时,滤去药渣,调入蜂蜜,搅匀,再以小火煎至粘稠如膏时为止。装在盛器内,每晨以开水冲沏两茶匙,连服7~10天即有显效
功效
用于命门火衰引起的功能退化、面青唇白、形寒肢冷、自汗泄泻、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8一品山药滋阴养肾
用料
生山药克,面粉克,核桃仁、仁锦果料、蜂蜜、猪油、淀粉各少许,白糖克。
制法
生山药洗净,蒸熟,去皮,放在大碗中,加面粉揉成面团,再放在面案上按成圆饼状,上摆核桃仁和什锦果料,上锅蒸20分钟,再在圆饼上浇一层糖蜜汁即成。形、色、味俱佳。
糖蜜汁的制法:蜂蜜、白糖、猪油、淀粉加热,制作时要勤搅拌,白糖呈黄色即停火。
功效
本品滋补肾阴,常食增进营养,对肾虚体弱、消渴、尿频、遗精等病人食用为相宜。
9海狗肾炖鸡治男子虚损
用料
海狗肾(即中药腽肭脐)50克,淮山药25克,枸杞25克,杜仲15克,巴戟15克,白酒1汤匙,嫩母鸡1只(勿超过克)。
制法
海狗肾切片,用白酒浸泡1夜。用大型炖盅将开膛洗净的鸡及全部中药放入,注下八成满的开水,加盖,隔水炖4小时,便可调味食用。
功效
大补元阳。对男子之诸虚百损有一定的疗效。
10鹿尾羊肉治肾阳亏损
用料
鹿尾羊巴25克,熟附子25克,巴戟25克,杜仲15克,羊肉克,生姜2片,盐少许。
制法
羊肉洗净,切成小块,同三味中药及调料,加开水适量,用炖盅隔水炖3小时即成。
功效
温肾扶阳。用治男子肾阳亏损、功能退化、骨痛腰酸、夜尿频多。本品集补虚之大成,故为肾阳不足者之有效食物,疗效甚佳。
11韭菜炒虾仁壮阳强身
用料
鲜虾克,韭菜克,酱油、盐、味精适量。
制法
先将鲜虾洗净去壳,再将韭菜洗净切成寸段。先将虾放油锅内大火急炒,随即放入韭菜同炒,下酱油、盐、味精少许即成。
功效
此方1次吃完,对补肾强身、阴痿、遗精、腰膝酸软、自汗盗汗有一定疗效。
12五香狗肉补虚强身老年佳品
用料
狗肉,橘皮,葱,姜,桂皮,八角,料酒,酱油,糖,盐。
制法
将狗肉刀成小块入沸水锅中氽过,捞出后洗净,放入锅中,加橘皮、葱、姜、桂皮、八角、料酒、酱油、糖、盐及水,使淹没肉面。旺火烧滚后改用文火煮1小时左右,至肉烂酥、香味扑鼻、呈酱红色即成。功效
狗肉含热量高,适于冬天食用。对年老体弱、腰痛足冷者有增进健康的作用。
13炖狗肉补病后体虚
用料
狗肉半公斤,花生油、大蒜、黄酱、芝麻酱、腐乳、姜、料酒、红糖适量,陈皮10克,附子5克,砂仁5克。
制法
将狗肉洗净切块,用中火炒干水分后取出。锅内放入花生油,稍热,加蒜末、黄酱、芝麻酱、腐乳爆锅,随即放入狗肉,再加姜、蒜、料酒翻炒,然后放入适量温白水、盐、红糖。将陈皮、附子、砂仁用白布包好捆扎,放入肉锅内,盖上盖焖煮,至肉烂、香味浓,再下少许香油和葱花即成。
功效
适用于体质虚弱、病后需滋补者。
14狗肉汤用于阳气虚衰
用料
狗肉克,菟丝子10克,附片15克,盐、生姜、葱、味精适量。
制法
将狗肉洗净,整块放入开水锅内氽透,捞入凉水内洗净血沫,切成3厘米长方块,将狗肉放入砂锅内煸炒。加料酒及姜、葱、食盐,再改换砂锅放水煨炖。同时,将菟丝子、附片用纱布包扎紧下锅,炖时先武火后文火,待肉熟烂即成。服用时加味精。食肉饮汤。
功效
补肾温阳,填精益髓。用于阳气虚衰、精神不振、腰膝酸软。
15鹿髓汤理虚强身
用料
鹿髓克,党参、菟丝子、熟地各5克,盐及味精少许。
制法
取鹿的骨髓(一种呈膏状或长条状的胶浆物),与牛猪骨髓相同,与党参等三味中药同放入炖盅内,注入八成满的开水,盖上盅盖,隔水炖4小时,便可调味吃饮。
功效
补阳益阴,生精润燥。
注:《本草纲目》云:“鹿髓,补阴强阳,生精益髓,润燥泽肌。”《名医别录》又说:“鹿髓,主丈夫女子伤中,脉绝,筋急咳逆。”
16鹿鞭鸡治男女虚损
用料
鹿鞭10克,枸杞15克,肉苁蓉20克,巴戟15克,杜仲15克,熟地20克,龙眼肉15克,姜2片,陈皮10克,鸡1只。
制法
将鹿鞭切成片,用酒浸泡一夜,然后将鸡入锅,下枸杞等八味炖煮至熟。
功效
补肾壮阳。用治男子房事过度,致使阳事不兴、夜尿频数,以及眼花、耳鸣、腰膝酸痛。
注:据《四川中药志》说:“鹿冲(鹿鞭)性温,入肝、肾、膀胱三经,治阳痿,肾虚耳鸣,妇女子宫寒冷,久不受孕,及男性睾丸发炎。”可见,鹿鞭不仅是男性壮阳生精要药,而且对妇女久而无子,也有补益作用。
17龙马童子鸡温肾益气
用料
虾仁15克,海马10克,子公鸡1只,料酒、味精、食盐、生姜、葱、淀粉、清汤各适量。
制法
将子公鸡宰杀后去毛及内脏,洗净,装入大盆内,将海马、虾仁用海水浸泡10分钟,分放在鸡身上,加葱段、姜块、清汤适量,上笼蒸至烂熟。将子公鸡出笼,拣去葱、姜,放入味精、食盐,另用淀粉勾芡收汁后,浇在鸡身上即成。
功效
温肾壮阳,益气填精。用治阳痿早泄、小便频数、崩漏带下。
18核桃仁鸡卷治阳虚浮肿
用料
公鸡1只(约1公斤),核桃仁60克,姜、葱、料酒、味精、花生油、香油各适量。
制法
①鸡由脊骨下刀剔尽骨,保持整形不破裂。葱、姜切成丝。把鸡用盐、料酒、味精、葱、姜抹匀腌渍3小时。核桃仁用开水稍泡,剥去皮,用花生油炸熟。②把鸡身上的葱、姜拣去不要,皮朝下放于案桌上,理开铺平,把核桃仁放在一端,向前卷成筒形,再包卷两层净布,用细麻绳捆紧。③烧开卤汤,放入鸡卷,煮1个半小时(煮时撇去泡沫),捞出晾冷,解去线布,另重新用布裹紧捆好,又放入卤汤内煮半小时,捞出晾凉,解去绳布,刷上麻油以免干燥。④食用时切成2毫米厚的圆形薄片,摆入盘内即成。
功效
温肾补阳。适于浮肿、肢软、畏寒、小便频数等肾阳不足的患者食用。
19豆腐羊肉汤补益气血
用料
豆腐2块,羊肉克,生姜15克,盐及味精少许。
制法
先将羊肉煮八成熟,将豆腐切成小块下锅再煮,后下调料。食肉饮汤,日服2次。
功效
有补益气血之功。用治体虚及月经不调、脾胃不合。
201鞭打绣球补肾壮阳
用料
牛鞭(公牛的生殖器)1克,鸡脯肉克,胡萝卜,青椒,鸡蛋,母鸡,肘子,干贝,盐,味精,白糖,料酒,葱,姜,鸡油,淀粉。
制法
①牛鞭用清水微火沸煮4小时左右,放至清水内漂凉,抠去尿道污物及表面筋皮,用刀加工成条状,再用清水、料酒、葱、姜氽煮几次,晾凉待用。母鸡、肘子放锅中加清水煮汤。干贝洗净泥沙加葱、姜、鸡汤上笼蒸至1小时。鸡脯肉用刀砸成茸状,去筋皮加入盐、葱、姜、水,搅拌上劲待用;胡萝卜、青椒切成细丝,氽过晾凉,晾干水分待用。鸡蛋打散,放入盐、水、淀粉搅匀,用热锅摊成蛋皮并切成细丝。②取砂锅一个放好竹篦,将牛鞭、母鸡、肘子、干贝、葱、姜及汤放入,加少许盐,然后放至小火上烧烤3小时左右,再将3种丝和匀,打鸡茸挤成丸子在3丝上滚动,使鸡茸滚满3种丝放盘中,上笼中蒸至5分钟。③把已烧熟的牛鞭放入另一锅中待用,挑去葱、姜、母鸡、肘子及干贝,加入味精、白糖,用水、淀粉勾芡,盛入盘中。另将蒸熟的鸡茸球放在牛鞭盘的中间,用清汤、鸡油,加盐、味精勾2次芡浇上即成。
功效
补肾扶阳,理虚益气。用治虚劳羸瘦,胃呆食少,崩漏,带下,产后乳少,肾虚阳痿、遗精、腰膝痿弱。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d/2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