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有讲究,医生教你冬季调养

冬令进补在我国历史悠久,古人认为,冬季是阳气内藏的季节,是保养和积蓄能量的最佳时机,应讲究养藏之道,《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冬三月,此谓闭藏”的观点。这确实很有道理,进入冬季后,为适应外界日渐变冷的气候环境,人体会作出许多相应的调整,比如:消化腺、消化酶分泌增多,人体的消化机能增强,食欲变得旺盛,不仅对高热量食品的需求增多,吸收功能也变得更好,有助于将摄入的营养藏于体内。那么如何科学进补,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吴义春博士

首都医科医院

急诊科

进补原则

保温防寒御燥

保温。即多吃能增加热能供给,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包括肉类、蛋类、鱼类及豆制品等。

御寒。部分观点认为,人怕冷与其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应注意补充矿物质。中国人一般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只要不偏食,就可以保证人体对钾、铁、钠等矿物质的需求。特别怕冷的人可多补充一些连根带皮的蔬菜。这类蔬菜生长在土壤里,其根部和皮壳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营养素。

防燥。冬季气候干燥,人们常有鼻干、舌燥、皮肤干裂等症状,除了必要的补充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外,还建议多吃些润燥的食物,如可以常饮梨水可以滋阴生津,润燥止咳,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咽干。

另外,冬季进补时应从小量开始,根据自己的感觉适量递增,以精力充沛、食欲正常、不燥不热为宜,这样才能达到科学进补的目的。

除了进补,前提是肠胃要足够强大健康,能够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被身体所用。如果遇上难以消化的进补食物,和不太给力的肠胃系统,那这些进补食材就会堆积在体内,造成消化不良、上火、便秘等一系列问题。

进补讲究

依据体质

就算是食补也是有讲究的,体质不同,适宜的食物也不同。一般来说,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分为四种不同的食补方法:

平补。指那些性气平和,能帮助维持健康和生命的食物。如谷类、豆类、乳类、水果和蔬菜类。这类食品性能平和,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的人也都可以食用。

温补。指食性温热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黄鳝、甜食、红枣、桂圆、荔枝以及葱姜辛辣之品等。冬季怕冷的女性常吃这类食品可助阳,改善一到冬天就怕冷的感觉,也能帮助增强体质。

清补。指食性寒凉的食物。如梨、生藕、芹菜、百合、绿豆、黄瓜、螺蛳等,有清火作用,适合一到冬季干燥天气就上火的人。

温散。指性味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这类食物有温阳散寒的作用,在冬季的雨雪天气,可以用来帮助御寒和除湿。

那么具体来讲,每种体质有什么特征,又适合怎样的方法呢?

体质1最怕冷的阳虚体质

特点:阳虚者最大的特点就是怕冷,常常表现为腰膝冷痛、四肢冰凉、大便溏薄、小便频数等一派寒象。

指南:冬季是阳虚者最佳进补季节。对于阳虚者,食补应以羊肉、狗肉、鸽肉、胡桃仁、韭菜、海参等食物为主;药补可适当选用鹿茸、桂皮、茴香、干姜、巴戟天、补骨脂等补阳驱寒的药物。

体质2口舌干的阴虚体质

特点:阴虚者一般唇红舌红、口干咽燥或声音嘶哑,手足心热、午后潮热、头晕耳鸣,特别是夜间潮热、心烦失眠、腰酸盗汗、大便干。

指南:食补应以鹅肉、鳖、龟、藕、银耳、芹菜、菠菜、芝麻等为主;药补可选用麦冬、天冬、生地黄、龟板等补阴药。

体质3感觉累的气虚体质

特点:气虚者在日常生活中常感到全身乏力、疲惫不适,伴有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呼吸短促、头晕、动则汗出、语声低微等表现,且常易感冒。

指南:对于气虚者,尽量不常吃冰冷寒凉或未熟食品,食补可选用山药、黄豆、大枣、莲子、桂圆等;药补可选用人参、黄芪、党参、炒白术等补气的药物。

体质4没血色的血虚体质

特点:血虚者最突出的特点是面色苍白,甚至口、舌、唇、指甲都色淡,没有血色,且常常伴有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

指南:对于血虚者,食补可选用红枣、龙眼肉、猪血、鸭血、动物肝等食物;药补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何首乌等补血的药物。

进补注意

有所不宜

大补并不是所有人都受用,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在进补时更要慎重选择适宜的方式。

脾胃虚弱者慎补

脾虚、肠胃不好的人,对食物的吸收消化本来就不好,如果再吃些滋腻、厚重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脾胃运作失常,影响消化、吸收。

肾功能不全者慎补

肾功能不全的人进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后,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如果肾脏不能及时处理蛋白质分解物,又容易引起水肿、高氮质血症以及严重的尿毒症。

幼儿不宜进补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各脏器的功能是尚未完善的,如果盲目进补,不但对孩子没有益处,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进补误区

虚不受补

很多老百姓急吼吼的就开始了进补大餐。可大餐过后,却常又觉得肠胃不适。于是有的人便认为自己虚不受补,放弃了进补计划。其实问题不在于进补的食物上,而在于进补的方法不对头。

冬季进补时,最好先做引补,调整好脾胃功能,为大补做好准备,这样就可以避免进补的不耐受反应,使得进补事半功倍。什么是引补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调好,可吃吃些健脾开胃药物,如党参、太子参,炒意苡仁,山药、莲子,砂仁等。

进补方式

不止于吃

说到进补,第一个想到的也许是吃补品,但除了药补和食补之外,睡觉进补也是重要的辅助手段。

睡眠对养生意义重大。如果睡得不好,补得再多也收效甚微。现在抱怨睡不好的小伙伴大有人在,睡眠也好像成了“时代病”,尤其很多女性朋友,要不入睡困难,要不多梦眠浅。

其实,女性的睡眠问题,多与气血有关。长期睡眠不足,必然导致气血亏虚,而气血亏损,也会让睡眠质量进一步变差。除此之外,气血不足,也是女性的常见问题。比如女性多思虑,容易情绪化。而情绪与肝相关,肝为“将军之官”,主藏血。如果肝气不疏畅,就很容易气血亏损。另外,女性的生理特征也决定了很多女人容易气血不足。

现在,很多女性也都认识到补益气血的重要性,冬令进补的时候,最常见的要求也是补气血,然而如果不注意同时配合睡眠调整,也不是长久之道。

《黄帝内经》对四季的起居规律有详细的论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夏三月,夜卧早起。秋三月,早卧早起。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阳光。”早卧晚起,无扰乎阳,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另外,冬日适当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所以,冬季睡觉养生之道,就应该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晚起,以免扰动阳气,损耗阴精。睡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帮助放松,以利睡眠。

最后提醒大家,冬季进补花样繁多,还是要根据个人状况进行合理选择,适度进补有益健康,盲目进补欲速不达。尤其感冒后不可骤然进补,或者平素脾胃虚弱、痰湿和湿热体质的人也不宜喝老母鸡汤进补,冬令进补非常专业,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方能做到有的放矢。

-END-

超准中医九种体质

快点→健康跑分小程序来测试下哦~

还能每天打卡记录你的健康度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
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j/181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