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含义习俗养生饮食诗词祝福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年12月7日,迎来冬季第三个节气——大雪。

大雪,顾名思义,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大雪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大雪节气,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东北、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大雪,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一般降雪量5.0-10毫米。

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可见,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它和小雪、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大雪三候意思介绍

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音:hédàn)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

在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初候,鹃鸥不鸣”,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二候,虎始交”,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三候,荔挺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可简称为“荔”,也是由于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大雪风俗习俗有哪些

腌肉

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的风俗之一就是腌肉。“未曾过年,先肥屋檐”,说的是到了大雪节气期间,会发现许多居民的门口、窗台都挂上了腌肉、香肠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要忙着腌制“咸货”。无论是家禽还是海鲜,用传统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原料加工成香气逼人的美食,以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进补

“冬天羊肉劲补,可以上山打虎。”老南京大雪进补最爱羊肉。羊肉驱寒滋补,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羊肉还可以增加消化酶,帮助消化。专家建议,冬天食用羊肉进补,可以和山药、枸杞等“混搭”,营养更丰富。

根据地域、天气吃不同的食物。江南不太冷的地方适合用鸭、鱼温补;北方气候寒冷,可以用羊肉、牛肉补充身体元气,增加御寒能力。如果天气持续干燥,还要在滋补时增加冰糖、百合等甘润的食物,以起到“灭火器”的作用,防止身体上火。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

喝红薯粥

大雪以后气温逐渐变冷,人们屋里屋外都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冬装,防止受冻,出现冻疮。鲁北民间有“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的说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门,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红薯粥度日。

红薯富含蛋白质、氨基酸、膳食纤维、胡萝卜素以及多种维生素,同时红薯可有效地防止钙流失。此外,红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够有效刺激肠道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率。大雪节气喝完热乎乎的红薯粥,既美味又健康。

观赏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同时大雪时节也是捕获乌鱼的好时节。俗谚“小雪小到,大雪大到”是指从小雪时节,乌鱼群就慢慢进入台湾海峡,到了大雪时节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乌鱼群沿水温线向南回游,汇集的乌鱼也越来越多,整个台湾西部沿海都可以捕获乌鱼,产量非常高。

大雪养生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

1、“藏”——重点保护呼吸道

冬季干燥,加之暖气较热,呼吸道成了最易发病的重灾区。尽量增加室内湿度,多喝水以保持呼吸道的湿润。

如果室内空气太干,可以使用加湿器。一般来说,冬天室内的湿度在30%至60%之间是比较合适的温度。同时还应适当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2、“补”——食补或药补以蕴藏

中医养生学家提倡在大雪和冬至前后进补。此时进行食补或药补,是老年朋友们以及慢性病患者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最佳方式。

在饮食上应多食羊肉、菠菜、香菇、山药等食品,以养脾肾。脾胃虚弱的朋友们,在饮食上应避免油腻和过咸的食物,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小米粥等。

3、“穿”——大雪养生要保暖

大雪时节,最重要的养生即是保暖。身体保持温暖,气血才会顺畅,才能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

保暖强调的是头和脚。头部的血管密集,耗氧量大,热量散发也多,应该重点做好保暖工作。

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抗病能力,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在寒冷的大雪时节,脚部保暖也应加强。

大雪饮食

莲藕——清热润燥

由于冬季天气干燥、饮食过热,经常造成人体燥热上火。生藕性寒,有清热除烦的功效。煮熟后由凉变温,有养胃滋阴、健脾益气的作用。

西葫芦——富含膳食

天冷时,人们容易饮食过量,多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防止身体发胖。西葫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热量相对较低,消化速度较慢,饱腹时间也较长,可以防止冬日过量饮食。西葫芦中还含有胡萝卜素,能抗击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

马蹄——清热解毒

荸荠皮色紫黑,肉质洁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有“地下雪梨”之美誉,北方人称之为“江南人参”。荸荠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生津、利尿通便、化湿祛痰、消食除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黄疸、痢疾、小儿麻痹、便秘等疾病,尤其适合饭后食用。

甘蔗——滋补清热

冬季是需要补水的季节,甘蔗中含有丰富的糖分、水分,此外,还含有对人体新陈代谢非常有益的各种维生素、脂肪、蛋白质、有机酸、钙、铁等物质。

甘蔗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的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但甘蔗含糖量高,应控制食用量。

十首大雪诗词: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在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雪天,

名士谢安与子侄后辈围坐在一起,

望着的门外飘洒的大雪,

谢安考教道:白雪纷纷何所似?

年少的谢道韫回答道:

莫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也为谢道韫的机敏所动。

这就是后世“咏絮之才”的典故。

大雪纷飞时,古人或围炉夜话,

或赏雪赋诗,十分风雅。

今天和大家分享十首大雪诗词,

我们一起在诗词中,

体会大雪时,诗人的所思所想。

《大雪》宋·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写下这首诗时,陆游正在江南。

从未在江南见过这么大的雪。大雪压林枝,树梢都被压倒了,毡房里彻夜玩戏赌博忘记睡觉,早上都不想起来。忧国忧民的陆游此时自嘲,已经年纪大了,无法过河杀敌了。

《北风行》

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曜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双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李白是天才的诗人,想像力奇绝。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雪花如席一般大,一片一片地飘落在轩辕台上,想像飞腾,精彩妙绝。这句诗历来被人们称为诗歌中夸张的典范、比喻的佳句。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写雪是孤独自伤的,映照此时自己的心情。

一个渔翁在大雪封山时,独自披着蓑笠垂钓,天地间仿佛只剩他一个,孤独而凄美。与其说渔翁钓的是鱼,不如说钓的孤独。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白居易在一个雪夜,灵感来了,写下这首诗。

下雪了,被子枕头都是凉凉的,抬头看着窗台,被雪照着通明。雪越下越大,躺在床上,听到树权折断的声音。

白居易从侧面烘托大雪,夜雪压枝,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是边塞诗人,这一天下大雪,他送别朋友归京。

作为边塞诗人,边地苦寒,可诗人的心里,却是奔放热情的,他形容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如春风一般,带来了美丽的如春般的景色,让人开怀。

希望所有人在雪天时,依然心有春风。

《雪》

唐·罗隐

尽道丰年瑞,丰年事若何。

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

唐代诗人罗隐对雪有不一样的看法。

人人都说“瑞雪兆丰年”,都希望雪多下一会,下大一些,可罗隐却说:长安有很多贫苦的人,这种“瑞雪”不能太多了。

为罗隐的机智和悲悯之心点赞。在雪天时,不要忘记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不要忘记关心那些贫苦难以过冬的朋友。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这一年的雪夜,刘长卿在赶路。

天色暗了下来,苍山也越来越远,天气寒冷,茅草屋更显贫困,我借宿在这家茅草屋里。夜深时,听到柴门外有狗叫声,是主人家迎着风雪回来了。

在雪天赶路,真不是个好差事。正苦寒之时,幸好碰到一个可以避雪的地方,真是幸运。愿你在雪天时,有朋友有避雪之地。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容若

山一程,雪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这一年,纳兰容若随着康熙帝出关东巡,塞外风雪凄迷,当风雪一阵一阵地刮下来的时候,词人想家了,他说:家里从未有这样的景象。

风雪之时,天寒地冻,最易想家了,你在下雪时,也会想家吗?

《临清大雪》

清·吴伟业

白头风雪上长安,裋褐疲驴帽带宽。

辜负故园梅树好,南枝开放北枝寒。

吴伟业是明末清初诗人,此诗作于他应清廷征召北上时。

诗人白发苍苍,顶着风雪,向北京进发。一路上穿着粗糙的衣服戴着宽大的帽子骑着疲倦的驴子,情形萧索。

无法欣赏到故园开放的美丽梅花,只能看到北方凄寒的梅花,心中无限惆怅。

诗人不愿北上,却必须北上,与这风雪交加的情形,何其相衬。

《雪诗》

唐·张孜

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

张孜是唐代诗人,这首《雪诗》向我们展现了古时富贵之家和贫苦人家的生活状态。

长安城中大雪纷飞,鸟雀都不辨路途。而富贵人家烧着红炉、围着层层的帐子,宴饮喝酒,好不乐乎。而长安城中饥寒的人,手脚都冻裂了,苦苦呻吟。

正如杜甫的那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在寒冷时节,请多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cyjs/5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