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食疗冬季该如何进补呢
冬季怎么吃更健康?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热乎美味的牛肉汤、羊肉汤成了不少人的最爱。然而,近日,某医院急诊科一夜之间来了11名患者,全都是喝了牛肉汤以后上吐下泻、剧烈腹痛。难道是食物中毒了?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表示,的确是牛肉汤吃出了问题,但不是食物中毒,而是肉汤诱发了结石病。原来这11名患者全都患有胆结石,而牛肉汤、羊肉汤、鸡肉汤等这些“肉汤”类的食物中,含有大量嘌呤,非常容易诱发胆结石,同时还会增加肾脏的负担,进而引发肾脏疾病。
不同体质不同补法冬季进补因人而异
冬季,确实有不少人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和家人进补一些有营养、热量高的食物。然而,吃的东西不对,不仅达不到进补的效果,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伤害。那么,冬季该如何科学进补呢?
专家提醒,进补除了要因人而异,更需适度。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如果进补过度,很容易给心脑血管增加负担,造成不可逆转的严重后果。
医生表示,吃肉过多会引起血脂代谢、血糖等出现问题。另外,吃东西过咸也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医生提醒,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进补,现代人生活条件改善,营养过剩者也比较多见,比如形体肥胖、大腹便便、舌苔厚腻、大便粘滞的人就不适合进补,三高人群进补也要特别注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冬季进补三大误区,千万别踩!
?误区一
越名贵的药材,滋补力度越大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如果没有特殊的疾病,最好是食补。即便真的需要药补,那也要对症下药,而非越贵越好,胡乱进补只能加重病症。
?误区二
不分体质,盲目进补
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进补之前先得弄清自己的体质,不同体质进补的方法可是大不相同。
?误区三
只进补,不锻炼
适度运动能够促进肠胃吸收,提高新陈代谢,强身健体,增加免疫力。可以说,只有在进补的同时坚持运动,补品才能更好地在人身体内发挥作用。
谨记四原则,暖胃又暖心!
俗话说“入冬日补冬”,冬季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期,我们应该如何科学饮食才能过个温暖又健康的冬天呢?
原则
肠胃健康是基本
冬季天气转寒,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胃酸分泌增多,食欲大开,人们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增多,使得胃黏膜不断受到刺激,加重胃负担,容易出现胃胀、胃痛、嗳气、反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加上冬季运动少,胃肠蠕动减慢,也会造成食欲不振,胃胀、腹胀等症状。尤其是到了年底,各个岗位的工作也变得愈加繁忙,生活不规律以及巨大的工作压力也会造成人体消化道的不适。冬天来临,无论吃什么怎么吃都得首先注意自己的胃肠道情况。
原则
补水是基础
众所周知冬季的天气比较干燥,人们很容易处于缺水的状态,一定要注意及时喝水,适当多补充一些含水量比较高的蔬菜和水果。
原则
适当增加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北风日日呼啸,气温一降再降,穿得再多也感觉不够温暖。很多人这时候就想来点高热量的食物。但是如果人体本身肌肉不发达,再多的高热量食物也无法增加机体的产热。在冬季想要抗寒可以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的摄入,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类食物的食物热效应比较高,此外,红肉中还富含易被吸收的血红素铁,饮食中增加铁的摄入,抗寒能力会增强。当然还是要注意食不过量。
原则
均衡膳食最关键
冬季饮食也应该根据个人体质调整,而不应该胡乱进补。物资充沛的现代社会中一般人冬天完全没有必要比夏天多吃很多的食物,也不存在“补”的概念。只要能做到基本的均衡饮食,就别给自己找借口贪吃了。马上就是圣诞、元旦、春节,各类节日接踵而至,饮食难免超标,要注意适当增加粗杂粮和新鲜蔬果的摄入。即使在冬季,均衡膳食、规律生活、适当锻炼才是养生的最佳方式。
补冬食谱,搭配好,食疗更有效
补冬,吃什么?
当然是这些“第一”了
赶紧对比看看你吃了几款
来源/央视新闻、医院、人民日报、新华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ff/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