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养生
1、酒与睡眠
酒能助兴但酒却不能助眠。
睡前饮酒对睡眠十分有害。因为,饮点酒,虽可暂时抑制大脑中枢系统活动,使人的入眠速度加快,但是,一旦醒来,却会导致头错脑胀,还伴有头痛。因为,酒后睡眠大脑并未休息,比不睡还活跃。
何况,酒中有害杂质多,甲醇、铅、杂醇这些东西进入人体后,要靠肝脏解毒才能排出体外。白天,酒中毒容易排泄,夜晚饮酒入睡后,代谢减慢,肝脏解毒功能相应减弱,有害物质容易积蓄,对人体健康极不利。朋友,临睡前勿用酒催眠。
2、药酒及滋补酒
概述按最新的国家饮料酒分类体系,药酒和滋补酒属于配制酒范畴。
配制酒,是以发酵酒、蒸馏酒或食用酒精为酒基,加入可食用的花、果、动植物或中草药,或以食品添加剂为呈色、呈香及呈味物质,采用浸泡、煮沸、复蒸等不同工艺加工而成的改变了其原酒基风格的酒。
配制酒分为植物类配制酒、动物类配制酒、动植物配制酒及其它配制酒。
中国的药酒和滋补酒的主要特点是在酿酒过程中或在酒中加入了中草药,因两者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前者主要以治疗疾病为主,有特定的医疗作用;后者以滋补养生健体为主,有保健强身作用。
从药酒的使用方法上分,可将药酒分为内服、外用,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的三大类。
滋补酒用药,讲究配伍,根据其功能,可分为补气、补血、滋阴、补阳和气血双补等类型。
曾记载道:昔有三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此酒势辟恶,胜于他物之故也。"从这则记载可以看到酒对于健康的作用,但更能说明酒与药之密切关系的内在因素还可从以下几点得到发掘。
食药合一:药往往味苦而难于被人们接受,但酒却是普遍受欢迎的食物,酒与药的结合,弥补了药的苦味的缺陷,也改善了酒的风味。相得益彰。经常服药,人们从心理上难以接受,但将药物配入酒中制成药酒,经常饮用,既强身健体,又享乐其中,却是人生一太快事。
酒为百药之长:中说:"酒,百药之长"。这可以理解为在众多的药中,酒是效果最好的药,另一方面,酒还可以提高其它药物的效果。酒与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远古时代,酒就是一种药,古人说“酒以治疾”。古人酿酒目的之一是作药用的。
可见在古代在医疗中的重要作用。远古的药酒大多是酿造成的,药物与酒醪混合发酵,在发酵过程中,药物成分不断溶出,才可以充分利用。
3、中年男人适量饮酒,头脑较灵光
一项大型的研究最近发表于最近的美国公共卫生学期刊,该研究由18年来的位50岁以上的男性所进行的生活饮食调查,发现适量地饮酒的中年男子,也就是每天喝一杯以下的酒,在记忆力和认知力的测验中比起重度饮酒者和完全不喝酒者分数来得高。
中年男子多半被告知养生最好的建议是少吃多动不沾酒,如今可能要改变为适量饮酒而并非滴酒不沾了。
中老年人的失智问题慢慢成为重要的公共医疗卫生问题,它已经变成了一个重要的社会负担,而目前对于大部份的失智症还没有特别的疗法,因此若能够加以预防就成了许多专家关切的问题。
适量饮酒的好处虽然不少,不过医师表示,饮酒要控制在适量实在是不容易的挑战,因为适量与过量间实在不容易界定,且个人的心理状况与情绪或压力也很容易让酒精上身,成了酗酒者后就很不容易戒除,对于健康的损失更大,所以并不建议以饮酒来预防失智症。
4、饮酒忌讳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人们在饮酒时,可以宣情畅意,激发人们的情感,但饮酒却必须十分讲究方法,讲究“度”,如果不注意,饮酒就会损伤我们的身体,使我们得不偿失!
饮酒十八忌:1、忌饮酒过量;2、忌“一饮而尽”;3、忌空腹饮酒;4、忌喝冷酒;5、忌饮掺混酒;6、忌酒和汽水同饮;7、忌酒后受凉;8、忌酒后看电视;9、忌酒后喷农药;10、忌睡前饮酒;11、忌酒后洗澡;12、忌带病饮酒;13、忌孕期饮酒;14、忌美酒加咖啡;15、忌啤酒冷冻喝;16、忌上午饮酒;17、忌饮雄黄酒;18、忌酒后马上用药。
啤酒不可开怀畅饮
长期大量饮用啤酒会导致各种“啤酒病”。“啤酒病”的范围很广,除了过去常说的“啤酒心”(心脏肥大和心肌病)外,还会引起肥胖、致癌剂积累、血铅浓度增高等。
德国的一家大型啤酒厂制定了一条厂规:允许本厂工人每天饮用5磅(ml)啤酒。但经过五年的调查发现,该啤酒厂工人患癌症的人数比其它食品厂多两倍。澳大利亚的学者调查发现,每天饮10听以上啤酒者易患直肠癌。
大量啤酒进入人体后,会使血铅度增高。每日饮啤酒超过ml者,其血铅含量就会增高30%。血铅浓度增高会引起人体铅中毒,对健康危害甚大。维生素C可以降低血铅浓度,因此经常饮啤酒的人,不妨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腌熏食品。
另外,市场上有些啤酒是用氯化钴作泡沫稳定剂的,这不符合卫生要求,因为钴盐会损害心肌,引起啤酒性心肌病。这一危害已被欧美许多国家的研究证实。还有,啤酒一次不要购买太多,要存放在阴暗处,因为受阳光照射后,啤酒中的氨基酸容易分解,使啤酒的营养成分丧失。
5、烟酒混合的恶果
1、致命的混合物。现代医学证明,酒精和烟草混合在一起,每一种都能使另一种变的更有害。
2、烟草与酒的协同作用。吸烟者饮酒时,肝脏正开足马力进入紧急状态来解酒毒,将酒精作为异物并将其95%代谢为其他化学物质。当肝脏全力去解毒的时候,就不能对烟草中的毒素进行清除了,只能让这些毒素在体内泛滥几个小时或数日(视肝脏要处理的酒精量而定)。
6、解酒用蜂蜜
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那些假期里喜欢大量饮酒的人们曾试过多种办法快速醒酒,但效果均不理想,现在,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终于找到了一种解除大量饮酒后头痛的最佳办法,这就是喝蜂蜜。
专家们认为:“不必喝纯蜂蜜,仅在饮酒之前或是之后吃上几块带有蜂蜜的饼干或是面包即可。”
负责该项研究的梅勒·戴蒙博士认为:“蜂蜜中含有一种大多数水果所没有的一种果糖,它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另外,西红柿汁也富含这种果糖,这是帮助促进酒精分解吸收的另外一种有效饮品。”研究人员还指出,快速醒酒的其他办法还包括饮用由蜂蜜、柠檬以及茶混合在一起的一种热饮。但总体而言,蜂蜜的醒酒作用最为显著。研究人员还向那些喜欢喝酒的人士提出了下列可以防止饮酒后出现头痛的建议:控制饮酒节奏,不要喝得太快,不要空腹饮酒,尽量不喝红酒,因为红酒最容易导致头痛。
7、解酒妙法
1、苹果去皮吃下;
2、柿子洗净后去皮,饮酒前吃下;
3、梨或饮梨汁;
4、鲜橙或鲜柑、柑桔;
5、鲜柚(约克)去皮生吃或取肉榨汁,兑温开水饮服;
6、香蕉吃肉并将皮加水煎服;
7、取鲜草莓果克左右,洗净,一次吃完;
8、取鲜菠萝两个,果肉煎汁,一次饮下;
9、杨桃用醋浸泡,取泡好后醋渍品一个加水煎服;
10、取鲜橄榄(又称青果)五枚去核捣烂,加白糖30-50克,用文火煎服;
11、取鲜酸楂克洗净煎服,并加适量的糖。
8、饮酒的最佳温度
------------------------------------------------------------
黄酒,适当加温后饮用,口味倍佳,但是究竟多为温度为宜,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研究.古代用注子和注碗,注碗中注入热水,注子中盛酒后,放在注碗中.近代以来,用锡制酒壶盛酒,放在锅内温酒.一般以不烫口为宜.这个温度约为45-50℃左右.白酒,一般是在室温下饮用,但是,稍稍加温后再饮,口味较为柔和,香气也浓郁.邪杂味消失.其主要原因是,在较高的温度下,酒中的一些低沸点的成分,如乙醛,甲醇等较易挥发,这些成分通常都含有较辛辣的口味.葡萄酒:不同的葡萄酒适宜的饮酒温度有所不同.
白葡萄酒和桃红葡萄酒8-12℃
香槟酒、汽酒和甜型白葡萄酒6-8℃
新鲜红葡萄酒12-14℃
陈年红葡萄酒15-18℃
啤酒:啤酒是一种低酒度的饮料酒,较适宜的饮用温度在7-10℃之间,有的甚至在5℃左右.如果喝黑啤酒,温度更低些,较为流行的做法是将酒置于冰箱内冻至表面有一层薄霜时才拿出来喝.
9、饮酒小知识
酒的度数:
酒的度数表示酒中含乙醇的体积百分比,通常是以20℃时的体积比表示的,如50o的酒,表示在毫升的酒中含有乙醇50毫升。表示酒精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比,重量比和体积比可以互相换算。
西方国家常用proof表示酒精含量,规定proof为酒精含量%的酒,proof的酒则含酒精50%。
啤酒的度数:
啤酒的度数不表示乙醇的含量,而是表示啤酒生产原料,也就是麦芽汁的浓度。以12o的啤酒为例,表示麦芽汁发酵前浸出物的浓度为12%(重量比),麦芽汁中的浸出物是多种成分的混合物,以麦芽糖为主。
啤酒的酒精是由麦芽糖转化而来的,常见的浅色啤酒酒精含量为3.3-3.8%,浓色啤酒酒精含量为4-5%。
干酒和甜酒:
葡萄酒和黄酒常常分为干型酒和甜型酒,在酿酒业中用“干”(dry)表示酒中含糖量低,糖份大部分转化为酒精。还有一种“半干酒”,所含的糖份比“干”酒较高些。甜,说明酒中含糖份高,酒中的糖份没有全部转化成酒精。除此之外,还有半甜酒、浓甜酒。
酒瓶上的英文标记:
酒瓶上往往有一些英文标记,表明酒的品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法国酒法规定:只有在夏郎德省(Charentes)及滨海夏郎德地区的少数地点栽培的几个特定的葡萄品种,利用壶式蒸馏锅直火蒸馏所得的蒸馏液,贮存在橡木桶内,经过若干年陈酿老熟的蒸馏酒才能被批准使用“可涅克(Cognac)”商标。其它地区使用同样方法酿制成的蒸馏酒不能用“可涅克”名称。
黄酒的饮用方法:
黄酒可带糟食用,也可仅饮酒汁。后者较为普遍。
传统的饮法是温饮,将盛酒器放入热水中烫热,或隔火加温。温饮的显著特点是酒香浓郁,酒味柔和。但加热时间不宜过久,否则酒精都挥发掉了,反而淡而无味。一般在冬天盛行温饮。
还有一种方法是在常温下饮用。在香港和日本流行加冰后饮用,即在玻璃杯中加入一些冰块,注入少量黄酒,最后加水稀释饮用,有的也放入一片柠檬。
饮酒时,配以不同的菜,则更可领略黄酒的特有风味,以绍兴酒为例:干型的元红酒,宜配蔬菜类、海蜇皮等冷盘;半干型的加饭酒,宜配肉类、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酒,宜配鸡鸭类;甜型的香雪酒,宜配甜菜类。
葡萄酒的饮用方法:
葡萄酒一般是在餐桌上饮用,故常称为佐餐酒(Tablewines)。在上葡萄酒时,如有多种葡萄酒,哪种酒先上,哪种酒后上,有几条国际通用规则:先上白葡萄酒,后上红葡萄酒;先上新酒,后上陈酒;先上淡酒,后上醇酒;先上干酒,后上甜酒。
开胃酒、佐餐酒和饭后酒(ApertifWine,TableWine,Liqueur)
开胃酒是饭前饮用的酒,能增加食欲。适合于开胃酒的酒类品种很多,传统的开胃酒品种大多是味美思(Vermouth)、雪利酒(Sherry),这些酒大多加过香料或一些植物性原料,用于增加酒的风味。现代的开胃酒大多是调配酒,用葡萄酒或烈性酒作酒基,加入植物性原料的浸泡物或在蒸馏时加入这些原料。佐餐酒是在进餐时饮用的酒,常用葡萄酒。在西方,有喝饭后酒的习俗,饭后酒的种类主要是白兰地和利口酒(liqueur)。利口酒也是一种烈性酒,但其风味是由加入的香料决定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风味料浸泡在烈性酒中,另一种方法是加入香料后再进行蒸馏。都要加入糖浆作为甜味剂,故利口酒都是甜酒。
鸡尾酒和长饮(CocktailsandLongDrinks)
鸡尾酒和长饮都是混合酒。以烈性酒为基酒,加入香料酒、鸡蛋、果汁、冰块和糖水等混合而成。烈性酒可采用威士忌、白兰地、兰姆酒和俄得克等。我国也常用中国名酒如茅台酒、剑南春、五粮液等白酒作基酒。鸡尾酒又可分为餐前、餐后鸡尾酒或香槟鸡尾酒,用于不同的场合。鸡尾酒和长饮的配制方法相似,区别在于各种用料的配比不同。鸡尾酒也称短饮。一般以蒸馏酒为基酒,其特点是酒度较高,约占总容量的50-70%,香料味浓重,随调随喝,适宜放置较长时间。长饮是用烈性酒、果汁、汽水等混合而成的低酒精饮料。配料中酒较少,饮料较多,比鸡尾酒淡。
10、饮酒误区
炎夏酷暑,饮用烈性白酒会觉咽干口燥,倍感炎热难受。嗜酒者常以饮啤酒代之,认为啤酒有“解渴、生津、消暑”之功。啤酒真的能消暑吗?不是的。啤酒虽然含酒精量少,但是如果一次喝上几斤,进入人体的酒精量也与喝白酒差不多。再说,夏天气候炎热,人们出汗多,消耗大,易于疲乏,如果再饮啤酒,其口渴出汗将更加厉害,思维能力、工作效率都将受到影响,甚至会造成工作中的差错事故。因此,切勿用啤酒来解渴消暑。
在气候寒冷的冬天,人们习惯饮用白酒来抵御寒气。事实证明,“饮酒能御寒”是一种误解。多喝一些酒,虽然可以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人体有一种热烘烘的感觉。实际上,这只是使人暂时消除了冷的感觉,并不是真正的御寒。而且,由于皮肤血管扩张和血流量增加,通过皮肤散去的热量也大大增加,非但不能保温,反而会引起体温下降。这就是说,饮酒不但不能御寒,反倒损失了热量,也容易发生感冒。
许多老人都相信饮酒有强筋壮骨的作用,而事实恰恰相反。现代医学证明,酒类能溶解人体内的骨路,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很长时间以来,人们已经注意到,在过度饮酒的人当中,骨折的发生率比一般人要高得多。嗜酒者的骨骼特别松脆易折的原因,是因为酒精对骨质有直接的破坏作用。此外,酒精还能阻止促进骨骼生长的药物发挥药效,这一点也应引起注意。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用酒发汗”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当然,如果是由于淋了雨或受了凉出现的风寒感冒、身痛无汗等,喝点白酒盖上被子睡一觉,也许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假如是因受热患了风热感冒而出现发热恶寒,咽喉疼痛,咳嗽多痰等,特别是发高烧时,再用饮酒发汗,无疑会“火上浇油”,使病情加重。所以感冒以后一般不主张采用饮酒发汗的解表方法。
许多人认为酒能壮胆,其实饮酒以后,由于酒精对人体大脑的兴奋作用,人们的行为往往会失去理智,说出不该说的话,干出不该干的事,而事后使人后悔不已。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安全事故和意外伤害案例是因为酒后过于冲动引起,特别是重大车祸的发生更是如此。
一些患有阳痿早泄病的男性,企图用饮酒的方式来促进性欲,其结果往往是以失败而告终。其实,酒精除了对人体的其他损害之外,酒精还是一种腺毒素,过量饮酒可使性腺中毒,血中睾丸酮水平降低70~80%,导致男子阳痿不育。如果每天喝烈性酒,平均量超过半斤,连续1~5年,能导致完全性阳痿,睾丸萎缩。而女人饮酒,可引起月经不调,停止排卵,性欲淡漠和男性化。
常听一些入说,睡眠不好时,如在临睡前喝一杯白酒,可以让你头脑昏沉,很快入睡。其实,用酒催眠的危害很大。单就睡眠而论,饮酒以后有时可以因疲乏而入睡,但一般都睡不深。因为,昏昏然的感觉是酒精的麻醉作用,酒性一过就会提前醒来,很难再度入睡,结果使大脑仍末得到充分休息。长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会使失眠症状加重。此外,酒精很容易进入人的大脑,长期饮酒,会损害脑细胞,使记忆力减退。因此,神经衰弱的病人切忌睡前饮酒催眠。
以酒代饭一些人喝了酒以后就不吃饭,认为“酒中有饭”,“酒足则能饭饱”,这种作法是极其错误的。其实,酒中的成分主要是一定浓度的酒精,它不可能代替饮食中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等营养。饮酒产生的热量是通过燃烧体内脂肪而产生的,只有饮食中的糖类物质才是供给身体产热的主要源泉。人体一旦缺糖,身体会逐渐消瘦,甚至发生低血糖休克。
由于酒精有燃烧体内脂肪的作用,一些肥胖者便企图用饮酒的方法来达到减肥降脂的目的,这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饮酒时一般都会佐食大量的美味佳看,特别是大鱼大肉,会使人们摄入更多的脂肪。另外,饮酒能促进人体胃液的大量分泌,从而激起食欲,这样也会导致高糖高脂肪进食过多,使肥胖者更加肥胖。所以,以酒减肥,实不可取。
遇到不顺心的事的事情,人们总爱以喝酒的方式来排解,正所谓“一醉解千愁”。但是,生气后喝酒容易醉,也不可能达到消愁的目的。从实验室的试验表明,适量酒精能使人忘记那些在清醒时不易忘记的烦恼,但这只是暂时的快慰,而“借酒浇愁”是一种自我麻醉伤身的行为。醉酒后也容易失去自我控制能力,致使精神失常,造成犯罪行为。其实,只有面对现实,正视矛盾,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适量的饮酒能够保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机会,并且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生机会,研究发现,每周2-3杯的适度饮酒比起完全不喝酒的人更来得健康,喝酒太多当然会造成身体的负担,但是完全不喝酒的滴酒未沾也不见得好,因为少量酒的保健功效已经有很多的研究证明。但是,根据法国的Bordeux省的研究人员雷诺博士表示,如果要喝适量酒保健,红酒是最佳选择,可能是因为红酒中的各种葡萄成份抗氧化物,包括Resveratrol等成份,让饮红酒达到预防心脏病与癌症的效果,相对地,啤酒则完全不含这些保健成份,虽然啤酒的酒精成份较低,但适量饮酒者并不会因为酒精而危害健康,而啤酒中还可能含有硝酸氨盐类的致癌物,现在许多欧美的啤酒中都有这种物质,它是一种致癌物,虽然目前没有研究指出啤酒中的硝酸氨盐类可能导致癌症或其他健康问题,但是却令人担心。看来生产啤酒的德国也要做些研究来看看啤酒与健康,因为法国人的红酒近年来拜健康概念之赐,实在是大出风头,这也告诉我们,下一世纪最有潜力的行业一定是保健相关产品。
适量饮酒,每天不超过一杯,酒后绝不开车,才能健康快活!
11、饮酒三佳
饮酒有许多讲究,下面就饮酒的最佳时间、最佳饮量和最佳佐菜逐一分说。
(1)最佳饮酒时间
每天下午两点以后饮酒较安全。因为上午几个小时中,胃中分解酒精的酶——酒精脱氢酶浓度低,饮用等量的酒,较下午更易吸收,使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升高,对肝、脑等器官造成较大伤害。此外,空腹、睡前、感冒或情绪激动时也不宜饮酒,尤其是白酒,以免心血管受害。
(2) 最佳饮酒量
人体肝脏每天能代谢的酒精量约为每公斤体重1克。一个60公斤体重的人每天允许摄入的酒精量应限制在60克以下。低于60公斤体重者应相应减少,最好掌握在45克左右。换算成各种成品酒应为:60度白酒50克、啤酒1公斤、威士忌4杯(毫升)。红葡萄酒虽有益健康,但也不可饮用过量,以每天2至3小杯为佳。
(3)最佳佐菜
空腹饮酒不利健康,选择理想的佐菜既可饱口福,又可减少酒精之害。从酒精的代谢规律看,最佳佐菜当推高蛋白和含维生素多的食物。因为酒精经肝脏分解时需要多种酶与维生素参与,酒的度数越高酒精含量越大,所消耗的酶与维生素就越多,故应及时补充。富含蛋氨酸与胆碱的食品尤为有益,如新鲜蔬菜、鲜鱼、瘦肉、豆类、蛋类等。注意:切忌用咸鱼、香肠、腊肉下酒,因为此类熏腊食品含有大量色素与亚硝胺,与酒精发生反应,不仅伤肝,而且损害口腔与食道粘膜,甚至诱发癌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j/5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