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迎春纳福,莫忘养生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在天文意义上标志着春季的开始。《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始生,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
故立春时节,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养生方式,与大自然相适应,力求身心和谐,可为一整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立春三侯▋初候(2月3日至2月7日),东风解冻。
东风,即春风,《史记·律书》称之为“明庶风”。东风是柔和的,温暖的,富有诗意的。王半山诗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能把温暖送进屠苏酒里,使人喝得微醺。这样的风能不温暖么?当然温暖,正因为它温暖,所以能融解冰冻。
有一副很美的春联:“无力东风花半露,有情春色燕双飞”,也恰到好处地写出了春风的特点:春风到处,处处花开,紫燕斜飞。花不是全开,而是半露。燕子不是独自飞,而是成双成对地飞。这样的对联,有诗情,有画意,真是美到了极点。此外,在古诗词里,东风还象征着时机、机遇。小杜诗云: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二候(2月8日至12日),蛰虫始振。
“蛰,藏也。(振,)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冬天寒冷,许多虫子都把自己藏起来,开启冬眠模式以减少热量的消耗(其实人也一样)。到了立春的二候这几天,天气渐暖,这些虫子都开始苏醒振动起来。但是,由于春天刚刚到来,冬天又并未走远,冷暖气流争持不下,气温尚未稳定(有时甚至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所以虫儿们还不会公然地跑出来活动。
▋三候,(2月13日至17日)三候,鱼陟负冰。
“陟(音zhi,四声),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大寒时节,河水表里都结了冰,鱼儿不得不潜伏到水底以求生存。到了正月间,气温回升,河水解冻,鱼儿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飘在水面。
通常来说,立春的时间为数九中的六九之初。所以,民间有“春打六九头”之说。而北方人数九:六九河(冰)开,七九燕来。这与立春的物候情况也基本一致。
相关民俗▋迎春。《礼记》载:“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天子亲率百官迎春。看来,这个仪式非常隆重。——似乎也很严肃。相比之下,还是约两三好友春游,挖野菜、放风筝、折山茶花更为轻松自在。
▋鞭春(打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春牛是泥土做的。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农耕,鞭春意在提醒农民及时耕种,勿失农时。鞭春之后,春牛碎了一地。农民争着抢着将鞭碎的土块泥片搂回家,视为吉祥之物,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咬春。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有吃生萝卜的习俗。生萝卜有的很甜,北方人吆喝:“萝卜赛梨嘞,辣来换”,大概是真事;但辣者亦不少。民间老百姓认为:咬得草根断,万事皆可做。天津人谚语:吃了萝卜喝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或云: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这显然有些夸张了。不过,这样的语言本身是很精彩的——很多老百姓的语言都极为精彩。事实上,萝卜这东西极能下气消食、化解油腻。立春靠近春节,或在春节之前,或在春节之后。在春节之前,吃一点萝卜,开开胃,腾出地方来消化春节的大鱼大肉;在春节之后,吃点萝卜下气消食,化解油腻,也无不可。
▋吃五辛盘。晋代周处《风土记》云:“元日造五辛盘”,“五辛所以发五脏气,即蒜、小蒜、韭菜、芸苔、胡荽是也”。
养生之道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注重起居,生阳气01早起早睡,以养肝气春天阳气开始生发、白日渐长,万物开始复苏。
“肝属木,应于春季”,肝气通达,身体才会轻松、精力充沛;肝气受损,人很容易出现疲劳困倦、眼干目涩等不适。
因此,春季首先要让肝“休息”好,过度劳累会严重耗损气血,直接影响肝藏血的功能。
“人卧则血归于肝”,在此时提倡早睡早起,规律起居,即便晚睡,也要在晚上11时前上床。
早上起床后伸个大大的懒腰,在日出后到户外散散步,身体动了起来,阳气也就被鼓动了起来。
02少酸加辛,助阳养肝中医认为,酸性收敛,入肝经,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因此,立春饮食应少吃酸性食物,多吃辛甘发散之品。
如洋葱、姜、蒜、芹菜这些味道辛香走窜的食物,既可疏风散寒,又能杀菌防病,最适宜立春节气食用。
而在饮食药膳方面,针对立春的时节特点,可食用一些养肝柔肝、疏肝理气的药材和食品,如白芍、枸杞、花生、红枣等均是不错的选择。
此外,春季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因此,不妨适当摄入些甘味食物以滋补脾胃,可选择大枣、山药等味甘养脾之品做成大枣粥、山药粥食用。
萝卜生食辛甘而性凉,熟食味甘性平,立春时节食用萝卜不但可解春困,而且有理气、祛痰、止咳等功效。
韭菜,又名起阳草,辛温发散,具有补肾益肝作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生发、畅达,也应多食。
03春捂护阳,下厚上薄谚语云:“春不减衣,秋不戴帽”,这是指早春季节不要急忙把棉衣脱掉。
立春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阴退阳长、寒去热来的转折期。
此时人体的毛孔也正处于从闭合到逐步开放的过程,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如果穿得少了,一旦遭遇寒凉的侵袭,毛孔就自动闭合,体内的阳气得不到宣发,以致产生“阳气郁”的现象。
所以,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生的重点。
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正如《老老恒言》所云:“春冻未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养生小技巧01动三动敲肝胆经清肝火: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闭目转眼养肝血:闭合双眼,用食指轻压眼睑,微微揉搓到眼球有发热、发胀感为宜。随后转眼,即保持头部不动,眼球分别向左右各转动10圈,能有效缓解眼疲劳、提高视力。
伸个懒腰理肝经:人体困乏时,气血循环缓慢。经常伸个懒腰,可吐故纳新、行气活血、通畅经络关节、振奋精神,同时激发肝脏机能,达到肝脏保健效果。
02喝三粥菠菜粥养肝护肝:春季养生以养肝护肝为先。菠菜粥对因肝阴不足引起的不适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香菜牛肉粥去腻开胃:香菜因为含不少挥发油而具备独特的气味,香菜牛肉粥可以开胃促消化。
韭菜粥调节肠胃:初春食韭菜,能温中开胃,提高免疫力,另外,春天的韭菜最好吃,颜色翠绿,清香细嫩。
03吃三芽春天是生发的季节,新芽,亦是最有能量的美味。
黄豆芽营养丰富:黄豆芽在所有豆芽中营养价值最高。
枸杞芽清火明目:适当食用枸杞芽清火明目,可增强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绿豆芽解毒下火:若春天里上火生了口腔溃疡,或是小便发黄、耳后有水流出、早起眼睛发蒙有眼屎,最宜绿豆。
04咬三果枇杷预防感冒:枇杷有岭南开春第一果之称,在春季的时候多吃枇杷可以帮助预防感冒。
菠萝帮助消化:和其它季节的菠萝相比,春季的菠萝香味更浓郁、口感也更水润,因此在干燥的春季吃很合适。
草莓健脾润肺:草莓有健脾、润肺、补血、益气的功效,老少皆宜,尤其对于体虚者。
来源:养生中国、中国中药杂志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我们是一个注重分享的公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j/7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