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将至滋补在即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在每年1月20日前后。大寒时,太阳到达黄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中,解见前(小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
每当到大寒这个节气,中国也会有很多传统食物
传统食物一:鸡汤
到了大寒寒冬季节,南京人的日常饮食多了炖汤和羹。大寒已是农历四九前后,传统的一九一只鸡食俗仍被不少市民家庭所推崇,南京人选择的多为老母鸡,或单炖、或添加参须、枸杞、黑木耳等合炖,寒冬里喝鸡汤真是一种享受。
炖汤不宜使用高压锅,因为营养物质在小火慢炖的过程中才能慢慢释放出来。使用高压锅尽管可以缩短煮熟肉的时间,却达不到煲汤的效果。因此,熬制鸡汤时应该选用砂锅,先开大火烧煮10分钟,后调小火慢炖。此外,在熬汤时,尽量不要揭锅盖,不然容易“跑气”影响鸡汤的滋味。
传统食物二:糯米饭
古语有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加之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暖笠笠”,更是有吉祥之意。
糯米味甘,性温,具有御寒滋补的功效,人们可以蒸煮糯米饭,也可以用糯米、大米、赤小豆、薏米、莲子、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一起用旺火蒸熟,然后加点白糖,可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传统食物三:羊肉
羊肉性味甘温,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成分,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祛湿之功效,历来被用作冬季御寒和进补壮阳的佳品。冬季常食还能保护胃肠黏膜,增加消化酶分泌,促进消化吸收。
传统食物四: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
大寒饮食:进补的食物量应逐渐减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以适应春天万物的升发。由于寒冬腊月,人体的消化机能活跃,胃液分泌增多,酸度增强,食量增大,因此人们饮食方面,可适当增加蛋白质,氨基酸对耐寒有一定帮助,动物内脏瘦肉鸡蛋鱼等含有大量氨基酸,有利于人们的御寒冬季。
中医认为,大寒最寒冷的季节是阴邪最盛之时,此时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粘硬生冷,要多摄取一些温热食物,以此抗寒、保养阳气。大寒样饮食上应首选温补类食物,比如鸡肉、羊肉、牛肉等,其次可选一些平补类的食物,比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银耳等。
小灶特推一:糯米乌鸡煲
大补的乌鸡
加上枸杞、大枣、桂圆等精心熬制
汤汁雪白,入口微甜
流入食道后全身温热
驱除寒冷,使人元气满满
乌鸡肚中还藏有糯米
糯米吃起来咸鲜软糯
还放入去火的莲子
这可是一到即营养又好吃的菜肴
小灶特推二:山药炖羊排
羊汤绝对老济南人
冬季最爱喝的东西之一
小灶选取的羊身上最精华的肋扇部位
肥瘦相间鲜嫩多汁
除此之外山药枸杞大枣的加入
使汤汁更加鲜美营养更加丰富
有着美容养颜益气补血之功效
可谓是老少皆宜
大寒将至滋补在即
小灶恭候您的光临
即日起至年1月31日前
凭此软文进店
特推滋补菜品八折优惠!!!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ff/1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