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ldquo秋燥rdquo,要

干支纪年:丁酉年戊申月壬午日

身识养生

1.灵剑子导引法(同立秋)

以两手抱头项,宛转回旋俯仰,去胁、肋、胸、背间风气。肺臟诸疾,宣通项脉,左右同正月法。又法,以两手相叉,头上过去,左右伸曳之,十遍。去关节中风气,治肺臟诸疾。

2.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处暑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少阳胆相火。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转头左右举引,就反两手捶背,各五七度,叩齿,吐纳,咽液。

即:每天1~5时之间,正坐,转头向左后上方举引,再缓缓转向右后上方举引;同时用两手半握拳,反向后捶腰背。每转头一次,捶背六次。头向左右各转3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而收功。

主治:风湿留滞,肩背痛、胸痛、脊膂痛。胁肋髀膝经络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少气、咳嗽、喘、渴、上气、胸背脊膂积滞之疾。

口识养生

1.处暑宜食

处暑昭示夏天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在此时期,气候逐渐干燥,身体内肺经当值。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如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疼痛或者口燥咽干、大便干结等,需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发展为疾病,即中医命名的“秋燥症”。

处暑时节应当保持饮食清淡,宜食酸淡清热安神之品,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荞麦、燕麦及奶类。不食或少食辛辣烧烤食物,如辣椒、生姜、花椒、葱、桂皮、酒等。少食油腻的肉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梨等。多食碱性食物,如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乳制品及豆制品等。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臟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多食用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

2.养生粥品

沙参粥:

原料:沙参15~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沙参捣碎,加水煎取药汁后去渣,然后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再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7天为一疗程。

功效:滋阴清热,润肺养胃,祛痰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虚热燥咳、干咳少痰、久咳声哑、咽喉干痛;胃阴亏虚所致的津少口渴、胃脘灼热隐痛、舌干少苔、大便干结、干呕呃逆,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慢性胃炎等属阴虚者。

注意:沙参煮粥宜稍稀薄,不宜太稠厚。外感风寒所致咳嗽者,不宜服。沙参有南沙参与北沙参之分,二者功效基本相同,但前者偏于润肺祛痰,后者偏于养胃生津,故在煮粥时,可根据需要而分别选用。

石斛粥:

原料:鲜石斛25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做法:先将石斛以水毫升,文火久煎取汁约毫升,再将药汁与粳米同入沙锅,加水毫升左右,煮成稀粥,放入冰糖搅匀。

用法:每日早、晚稍温顿服。

功效:滋阴,生津,养胃。

应用:温热病后,阴津耗伤所致的心烦口渴、虚热不退、胃脘隐痛、不思饮食、呃逆干呕等。

蔗浆粥:

原料:甘蔗浆~毫升,粳米50克。

做法:先将新鲜甘蔗适量,洗净后榨取蔗浆汁备用。将粳米入沙锅加清水毫升左右,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调入蔗浆,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晚稍温服食。

功效:滋阴生津,润燥止渴。

应用:阴津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干咳、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燥结及热性病后期、津伤唇舌干燥、形体消瘦等。

注意:脾胃虚寒及糖尿病患者,均不宜服。

3.养生饮品

百合莲子汤:

原料:干百合克,干莲子70克,冰糖60克。

做法:百合浸水一夜后,冲洗干净。莲子浸泡4小时,冲洗干净。将百合、莲子置入清水锅内,武火煮沸后,加入冰糖,改文火续煮4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银耳雪梨羹:

原料:银耳克,雪梨克。

做法:是将银耳用凉水泡开、雪梨切片,一同用水煮熟即可。

功效:具有养阴润燥,止咳平喘,清心降火等功用。

应用:特别适用于阴液不足所致的干咳、口渴、肠燥便秘、皮肤干燥等症。

首乌丹参蜜糖饮:

原料:制首乌15克,丹参10克,蜂蜜25克。

做法:先将制首乌、丹参洗干净,同入沙锅加水适量熬煎汤汁,然后去渣留取药汁,趁热将蜂蜜调入搅匀服食。

用法:每日1剂,7天为一疗程。

功效:滋阴润燥,活血通络。

应用:高血压、慢性肝炎、动脉硬化等病,症属阴血亏虚,或兼脉络淤滞者,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肢体麻木、心悸不宁、肝区隐痛等。

4.养生菜品

芝麻菠菜:

原料:鲜菠菜克,熟芝麻15克,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菠菜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浸入凉开水中,凉后捞出沥干水分,切成段,放入盘内,分别加入盐、香油,搅拌均匀,再将芝麻撒在菠菜上即可。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

青椒拌豆腐:

原料:豆腐1块,青椒3个,香油、盐各适量。

做法:豆腐用开水烫透,捞出晾凉,切成1厘米见方小丁。青椒用开水焯一下,切碎。将豆腐、青椒及香油、盐等搅拌均匀,盛入盘内即可。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对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尤其适合。

柿饼饭:

原料:柿饼50克,粳米克,白砂糖适量。

做法:将柿饼冲洗干净,切成小块备用,将粳米用清水淘洗干净,与柿饼粒和匀置饭盆内,加水适量蒸熟,撒入白糖即成。

用法:作为主食。

功效:益气,养胃,降逆。

应用:胃气虚、胃气阴两虚所致的不思饮食、胃胀不适、呃逆呕吐,以及胃神经官能症属胃气阴亏虚者。

蜂蜜拌藕片:

做法:将藕洗净切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放入适量蜂蜜即可。

功效:藕性味甘凉,富含多种营养素,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丰富;蜂蜜既是滋补佳品,又是治疗多种疾病的良药,能直接供给热量,补充体液营养全身,是凉血生津润燥的良方。

摘自:《中华传统节气修身文化·四时之秋》更多精彩内容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ldenaloee.com/zbyd/51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