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土文化交流中心
滋补是针对虚症的,现代人群的亚健康就是一种典型的虚症表现。
中医将虚症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相应的,滋补品也分为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四类。
补气之品,适用于气虚所致的面色发白、头眩耳鸣、心悸气短、动则汗出、语声低微、倦怠乏力等。
补血之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虚症,常与气虚同时存在。表现为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以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等。
补阴之品,选用于病后期及某些慢性病引起的口渴少津,干咳少痰,潮热,盗汗遗精,眩晕,两眼干湿,舌苔少,舌质红绛等。
补阳之品,适用于以肾阳虚为主的种阳虚症,常见畏寒怕冷、阳萎、早泄或性欲减退,腰膝酸软或月经不调(月经量多)、白带清稀等。
当然,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相互依存和影响,常常阳虚多兼气虚,阴虚多兼血虚,而补阳、补气之品,补阴、补血之品,常配合服用。